什么生肖是士?
士,古代五部中最高级别的官职,对应于现代的军队中的连长、团长级的军官。 《礼记·曲礼下》:“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司土。”孔颖达疏引李巡曰:“谓诸侯之地官也。” 这里只讨论在军队里担任基层指挥的士,不涉及土地神等宗教神职。与士这个称呼有关的两个特定群体:一是奴隶主阶级,二是武士(兵士)阶层。其中后者是一个职业部队,有固定的军籍。
奴隶主阶级中能享受“士”的称号的有很多,比如周王及其亲族有大夫、内大夫、上大夫、下大夫等不同等级,还有公卿、国君的同姓贵族也有士;而各国国君手下的武士大多称“士”或“甲士”,如《左传·定公元年》:“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私通,泄于夷仪。”杜预注:“两戎之君,各率其属而从于王而已。其有功者,赐之士爵,故其礼与诸侯同。” 先秦文献里经常出现“士师”“士宰”这样的称谓,指负责管理的官员,多属于巫医一类,其实也就是祝、史一类的神职人员。《论语·颜渊》:“子张问仁于孔子。子曰:‘能将祭祀祖宗之事尽数做好,就能得到仁了。’子张听后说:‘请问具体该怎么做呢?’”这里的士就是负责祭祀的官。汉代设立三老制度,选任一些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地方上的行政长官,这些人多由当地儒生推举产生,还拥有一定的选举权,这些人都属于士。汉以后科举取士,很多读书人通过考试成为朝廷命官,也可以享受士的待遇。当然,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失意文人也可自称士。 魏晋南北朝时门第非常高的人家才配称“士”,普通百姓甚至庶族地主都无权称士。所以这时的士更多是指一个社会阶层的文化符号,而非真正实权的官职。
宋代以后,士的代表性官职渐被剥夺,但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却保留了下来,很多平民百姓即使做了官也能自称“士”,因为文人的地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