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亲友什么生肖?
这个题目有点儿大,我尝试着回答一下,但是不保证完全正确。 先说一下我的结论,我认为是兔。理由如下: 关于“客”的解释,《说文》中解释为“外至也”,也就是从外部到来的人。而“主”则解释为“内者,出者,主人也。”“宾”则是“所拜者也。”
由此可以发现“宾”、“主”二字中的“文”部是同部首,而且都与祭祀有关,因为古代祭祀才是最高的礼仪,无论哪种祭祀都涉及主(祀神者)与宾(被祀之神)的关系。 而“客”字却不同,它是一个指事字,在字形上与“主”、“宾”两个字有着明显的区别。许慎认为“客”即“外至也”,说明此字与“至”有关。果然,在古文当中,“客”经常做动词用,表示“到……”的意思,例如《礼记·郊特牲》中有言“君子不客。”也就是说,像君子这样的人是不做主人的,因为他们已经够尊贵了,不可能再去扮演一个祭祀中的配角——这样看来,“客人”应该是相对于“主人”而言的。
由此可以推出“客”字的本义应为“外来的人”或者“拜访的人”,而“主”和“宾”则分别是在祭祀中相对而行的两个人。 “兔”字在古代写作图1,有学者以为由“鸟”和“言”组成,象征“善语”的兔子;还有学者认为是“素”和“辛”组成,指“有毒的草”,用来指代眼睛发红、能“视鬼”的兔子,其实是误解。其实这个字最初写成“兔”,金文如图2,形如一只短尾巴的兔子。小篆如图3,加上了两个弯钩,造型似兔。
古文字当中“兔”的字形变化较大,有的金文甚至像一只老鼠,所以王国维说过“凡字象形者,其构造必相同……而其中亦易混淆。‘兔’之一字,形尤易混,而诂训之书,往往以歧,可发一笑。” 我们这里讨论的问题跟“兔”的本义没有直接的关系,所谓的“本义”实际上也是“引申义”,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很多词都是来自“兔”的引申义,比如“乌兔”(月相的别称)、“乌飞兔走”(形容时间过得快)等等。所以我们说的“兔”实际上是“引申义”上的概念。
关于“鼠”的引申义,《礼记·檀弓下》中有“凡祭,鼠弗去过”,意思是说老鼠这种动物在祭祀时是不被允许吃的。这条记载证明“鼠”的引申义当中包括“不吃(食物)”的意思。 那么“兔”“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在《汉字林趣》里曾谈到过一个观点,认为汉字中有许多字都有“母体字”和“子孙字”的结构,“母体字”就像植物的种子,而我们今天所用的许多字就是这些“种子”繁衍过来的“子孙字”。“兔”和“鼠”就是这样一对“同源字”,它们的“母体字”都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