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生肖多有几岁?
猴子其实是一种寿命很长的灵长类动物,如果生活状况较好的话,它们可以活到五十至八十周岁,相当于人类年龄的三分之二到一半左右。 有些猴子在自然状态下甚至可以活到一百周岁,但这是非常罕见的个例,而且作为杂食性动物,它们的肠胃非常敏感,一旦不好好吃东西,或者遇到什么惊吓,都会影响它们的身体健康,从而缩短它们的寿命。 虽然猴子们的智力很高,甚至可以掌握一些简单的技术,但是它们的大脑结构仍然和人类有相当大的不同之处,因此我们不可能直接通过和人类的对比来了解它们真正的认知水平,更无法推测出它们可能存在的语言功能。
尽管我们无法完全理解猴子们的大脑是如何运转的,也不知道它们的思维过程到底是不是像人类这样进行运算的,但在一些研究当中,科学家还是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证据,能够证明猴子是有一定认知能力的。 在一项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领导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对两只猿类的大脑进行了观察,发现它们对于自己名字的发音有着很强的识别能力。
当科学家向两只猿类重复提及它们的名字时,它们会发出相应的声音来应答,而当科学家故意说错它们的名字时,它们也会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以作提醒。 除了自己的名字外,这些猿类甚至还能够学会30个左右的单词,并且能够使用这些单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比如,当科学家拿食物给它们的时候,它们会通过叫喊“饭”或者“香蕉”的方式来告诉科学家自己想要吃什么。
在中国民间,人们常会听到“猴三五”,“人七八”,“乌龟千oo年”等说法。那么,“猴三五”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猴三五”是说,属猴人的年龄,或实际年龄,或虚报、虚长年龄,都可以是虚岁的3的倍数或5的倍数。比如,一个人属猴,那么,在他24岁时,24刚好是3和5的倍数。但是,当他27岁时过生日时,就不太好说了,因为27虽是3的倍数,却不是5的倍数,所以人们便会说:“噢,他今年27虚报28。”“虚报28”也是3和5的倍数。再比如,一个属猴的老人,在他70岁时过生日时,尽管70是5的倍数,却不是3的倍数,人们便会说:“噢,老人家今年70,虚报72。”“虚报72”是3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当然,也有的12生肖年龄和他们所对应的生肖数(如鼠为1,牛为2,虎为3,依此类推,兔为4,龙为5……)所对应的倍数有关。
其实,这其中含有一定科学道理。人们经常称的“属鸡”、“属猴”等等,除了传统中国文化的十二生肖属相外,实际上还隐含着人们出生的年份。在我国,1960年至1970年间,属于“中国人口的生育高峰期”,而每隔一个12年,就会出现一个生肖属相的高峰。由于人口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内的死亡率较1周岁以上的婴幼儿或成年人的死亡率要高很多,从而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就会有大量的相关属相的新生儿死亡。这样,1周岁以上的婴幼儿,甚至成年人就会“缺乏”与其出生年份(也就是他们对应的生肖属相年)同龄者,而较多的是对应“生肖属相年”前面一年和后面一年的儿童。这样在人们的生活中就会有“猴三五”、“兔六七”或“鸡九”等现象的出现,“九”的倍数往往与相邻两个同属相者相加有关,如“鸡九”便多是“属猴者和属鸡者年龄相加”有关。上述规律只是对一个“生肖属相高年份”的出生人口而言的,而对出生在“生肖属相低年份”的出生人口,则没有类似的年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