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是什么生肖?

昌红均昌红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应该是猪 书上写道“猪,代表的书就是《山海经》” 而《山海经》的作者据传是司马迁父亲司马谈,公元前140年-前111年在任太史令期间所作。而司马迁在作《史记·十二本纪第七》里提到他父亲“卒业而还,著《夏本记》、《殷本记》、《周本记》”(“卒业”即“大学毕业”)。也就是说司马迁父亲作完《春秋》之后,接着作《山海经》。

《山海经·卷一·南山经》开篇便说道:“南山经,自西山经尽于东,山经五篇,凡五千三百五十里。”又云:“凡《山海经》所载山川神灵,皆是异类。” 这恰恰呼应了《大戴礼记·夏小正》中的说法——周代史官们作成了一本书,名为《夏纪》。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之时,这本书已经亡佚了。到汉武帝时,博士卫弘作了一部书的目录,名为《夏本纪》(见《汉书·艺文志》);而该书的内容,则是被收录在晋代学者孔衍作的《春秋公羊传注疏》中。这就是说是司马迁的父亲和祖上积攒了一辈子的力量,把散落在先秦古籍中的关于夏朝的史料汇集在一起。

这些材料虽零乱不堪,但也为后人研究夏朝提供了重要文献。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材料是出自各家的记载和说法不一,但都一致指出夏朝的首都在山西南部一带,与史学界公认的夏朝首都在河南中部一带的说法不符。或许正因为这种记载的矛盾之处,引起后世学者的注意,他们不停地往返穿梭于黄河中游及上下游地区,试图找寻夏朝首都的痕迹。 就在这样的追寻过程中,他们在山西南部的虞城县发现了珍贵的文物。

这些文物被鉴定为二里头文化晚期或夏商交界处的历史遗存,其时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同时,在这些文物的出土地附近,人们还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头,经鉴定为甲骨文,内容正是有关征伐和祭祀的记事。这一发现令学术界欣喜若狂,因为中国历史上的夏朝不仅得到了文字上的确认,而且其存在的真实性也得到了有力的佐证。

栗博洁栗博洁优质答主

生肖,又叫属相,中国十二生肖,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在中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生肖年,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本命年”。但是在中国福建闽南、台湾厦门一带却流行着一种生肖——通书,闽南地区的百姓将每年的通书称为“本年书”。

“通书”又称“通胜”,俗称“历书”,是由道教根据《易经》阴阳、五行原理,结合天文、地理与人事历法,融合道家“避凶趋吉”的信仰,以干支为主体,推算一年中诸事之时机吉凶的道教文化产物。

“通书”的“通”,指天时与人时相通,地利与人和贯通,是“通晓”、“通达”吉凶的意思,所谓“时和年丰万事通”;而“书”者,是“书于竹帛、刻于金石,传之久远”的意思。闽南人历来有在冬至日前后购买一本通书并全年参照使用“通书”之吉凶宜忌行事,以此来趋吉避凶的习俗。

通常人们习惯将当年的通书叫做“本年书”,按照古老的中国传统历法:今年(农历、阴历)已经或正在进入己酉(鸡)年,是“鸡年通书”。而按照福建闽南、台湾厦门地区的习惯,每年冬至开始进入新的一年。因此,今年12月21日前后正是庚戌(狗)年的“冬至亥时”,将进入“狗年”,按照古老的中国传统历法,每年的冬至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十二生肖的轮替以此为界。因此今年的通书也是“狗年通书”,也称“本命年通书”。所以2006年是“鸡、狗二合年”,生肖“鸡、狗”是“本命同年”、“本命同年”可以互相送通书,互相消灾避凶、招福增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