塬是什么生肖?

余骋烨余骋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实际上是一个语言学的难题,原是汉语中的特有名词,外族人很难理解,因为汉语中除了一些表示方位的名词(东、西、南、北)之外,大多数的方位词都带有“之”或“上”“下”等定语,来表示位置的方向和距离,比如山西的“西”叫“大西山”,比山西还靠西的“大西北”,再往西的“西域”以及更遥远的“西极”等等。 这种以“之”“上”“下”标注方位的方法,在古汉语里十分常见,但是到了现代汉语里则已经不再用这种标记方法了,所以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称谓。 其实这是古代汉语区别于现代汉语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之一,在古代汉语中这类词语还有“高”“卑”“远”“迩”等诸多表示方位的词,这些词语的特点是用作动词时的含义与用作名词时的含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高”作为动词是“高的意思”,而做名词则是“高地”“高大”的意思;“下”做动词时意思是“下的意思”,而做名词时则是“下部”“下面”的意思,当然这个“低”字也是类似的。

而在现代汉语里,所有这些带“之”“上下”之类的表示方位的动词,都已经变成了兼类词,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并且它们的含义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变成表示某一范围或者方向的中间状态——也就是“偏正结构”——的词。 因此现代语言学家们为了描述古汉语这种特殊表达方式,就不得不引入一个新的概念——“词形变化”,也就是指这些古汉语的方位词在句中的词形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来表示它们的不同的范畴。 而这一类词语在现代汉语里虽然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特征,但是在用法上却已经与古汉语大相径庭了,它们已经没有“之”“上”“下”等诸多的定语,也不能在句中单独使用,基本上只能充当状语或者补语或者属于动宾结构的词语。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要了解这类词语的古义是很难的,甚至是不现实的,只能靠死记硬背来解决。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