螬是什么生肖?
“螬”字,是“虫”和“巢”两个部首组成的。“巢”的偏旁为“艹”,与十二生肖中的“卯”相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在十二地支中代表着每月的第一个星期,辰龙、巳蛇、午马、未羊在月份中表示着每月的第二个星期;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分别代表着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 “卯”既代表月份,也象征昼夜交替的时间点——凌晨5点至7点。
卯时,太阳渐渐升起,光明逐渐强大起来,夜晚开始变小,所以《易·乾》中说:“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这个时辰,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万物生长,生机盎然。古人形容卯时的场景说:“日初升,旭日东升,草木萌牙,晨阳明亮。” 与此相应,“卯”代表了新生、欣欣向荣、勃勃生机,这也正是“春”的意义。“卯”又称之为“卯春”。
农历二月被称为“卯月”,惊蛰节气被称为“卯节气”,二月二龙抬头被称为“卯节”等等。 “卯”还是祭祀的名称。周代,每年春季举行的祭祀有卯仪。汉代,每年二月都要在大坛祭祀祖宗,称之为“卯祀”。明代在二月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称为“卯祭”。 总之,在农历二月里,太阳已经具有了充分的实力,黑暗虽然还没有完全退尽,但已如暮色苍茫。天地之间,充满了勃勃生机。
蛴螬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在地下生活,专以作物的根部和块根、块茎为害,常引起作物成片死秆。危害果树根的蛴螬主要有3种:(1)黄定叩甲(黑绒金龟幼虫);(2)暗黑鳃金龟(铜绿金龟幼虫);(3)白地种叩甲(白星金龟幼虫)。
蛴螬俗称白土蚕、丁丁虫,在果树根部取食,咬断和咬伤根部,造成幼树枯死、老树生长不良、开花结果少。黄定扣甲幼虫和暗黑丽金龟幼虫于3月上旬开始活动,以5~7月和9~10月为两个为害高峰期,9月后潜入土深50厘米处越冬。白地种叩甲幼虫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害。
蛴螬的生活周期各不相同,苹果产区发生的常有2~3年一个周期的大黑金龟子、暗黑金龟子和1年一个周期的日本追地金龟子。它们的共同习性是成虫(金龟子)在地下20~60厘米处土室内越冬。
春季化冻后即爬出土表取食嫩叶产卵。产卵在地温升高、雨后或灌溉后相对湿度大的土壤中进行。幼虫也是地下害虫中最耐久的害虫,在土壤干燥坚硬的情况下也能生活。幼虫在10~25℃范围内活动,16~20℃生长最快。高于30℃和低于5℃停止取食。以10~20厘米深处危害最重。
7月中、下旬以后天气炎热干燥时,幼虫多爬至40厘米深处。秋季降雨土壤潮湿时,回升至15厘米处。9月下旬天气变凉后,又逐渐爬到50厘米左右深处越冬。在北方通常以幼虫期越冬,但也有以成虫或卵越冬的。蛴螬多集中在土壤通气和有根系的地方,因此常集中危害根系。
蛴螬防治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利用成虫的假死性,在夜间9~10时或遇风雨时上树取食,这时人工振动树干收集杀灭。用1000单位的赤眼蜂1.5万头/公顷,分两代释放,间隔15天,防治效果达70%以上。
二是5~7月雨后灌水或中耕后撒施50%锌硫磷颗粒剂150~225千克/公顷,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0~3750升/公顷,混沙3750~5250千克/公顷,施入10~20厘米深土中,防治效果很好,残效期长达80天以上,且兼治蝼蛄和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