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排什么生肖?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今年7月16日进入大暑节气,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 俗话说“热在三伏”,每年的三伏都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上旬之间。这个时间段内气温最高且白昼时间最长,“上蒸下煮”,天气酷热难耐。今年的三伏又是“加长版”,从7月16日开始,8月24日结束,整整40天。
每年到了此时,我们就会听到这样的疑问——“入伏了,我该吃什么才养生?”“中医理论讲,入伏吃啥能健康度夏呢?” 确实,自古就有“头伏吃肉二伏汤,三伏吃饼炒凉粉”的习惯。那么,古人留下的经验真的适用于现代人的生活吗?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但老祖宗们留下来的“食养智慧”却适合每个人—— 《黄帝内经》中提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简言之,古人认为要想身体健康,饮食要有规律、荤素搭配、粗细均衡,不能偏食。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早已远远超越“荤素”的范畴,而是充斥着大量的高糖、高脂、高盐的食物。这些“垃圾食品”在给我们带来快感的同时,也会带来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病。 古人的另一项食养原则便值得效仿——节制饮食。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论食》中讲到:“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不欲极饥而食之,食后不可即卧。”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暴食,也不要饿极了再吃,更不要吃完就躺下。现代人往往忽视了这个简单的道理,今天不吃饭明天猛吃一顿,今天加班太晚饿坏了明天狂吃一顿补回来……如此反复,不仅伤害肠胃,也容易发胖或积食。
另外,《吕氏春秋》中有言: “凡人不可无饭,犹草木不可无水也……”说明正确饮食的重要性。
除了合理饮食外,良好的作息也是必不可少的。中医历来重视“早睡”,认为早起阳气盛,晚睡阴气盛。现在年轻人夜生活丰富,常常凌晨才入睡,早上八九点不起床,这样“夜熬晨补”的生活习惯既不科学又难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