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代表什么生肖?

袁方袁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岁”字在文言文里是“祭祀用牲”的意思,也就是用来祭祀的年节动物。从周代开始就有固定年节的制度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新年放假七天,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在这期间,不管官民都要休假,而且不准杀生、不准赌博、不准酗酒……违者都有惩处。这“七天的假期”也被称为“祀期”“嘉平之节”“端阳之节”“重阳之节”等,而第一个节日也就是“元旦”,也是后世“过年”的原始模式。

到了汉代,这个“元旦”仍然是农历十二月朔日,即每年腊月第一天的子时(新月的第一个辰时)。不过汉文帝已经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并将此规定纳入法律之中。然而,汉文帝的这个命令却没有改变民间过“元旦”的习惯。

有趣的是,汉魏六朝虽以正月为正月,却仍然把冬至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时间节点,并以此制定历法。隋唐时期,人们是以冬至和立春两个节气作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所以隋炀帝的《元日开始》诗中才有“始迎正阳,终迎大寒”的说法。而唐肃宗于至德元年(公元756年)颁布的赦文中也提到“自今以后,大历元年正月十五日为春节”,可见唐代是以立春日作为新年第一天。

宋代之后,以立春、冬至和大寒三个节气作为新年时间段的现象消失了,正月一号成为春节的概念深入人心。虽然南宋临安有“正月朔旦,谓之正朝,亦名元夕。”的说法,但这时元夕已然成为元宵节。

明代更将元旦与元宵区分开来,明太祖定元旦为农历十一月三十日。又因为“正月”与“正月一日”谐音,故“正月初一”也就成了“元旦”的正名。 那“岁”字又为什么代表猪呢?这与古代一种名为“腊祭”的岁时祭祀有关。

周代已有腊祭,《礼记·月令》里有十二月腊祭的记载;汉代以前,人们在腊月最后一天举行腊祭,东汉应劭注《礼记·月令》里说,“冬至后三戌日为腊祭百神之日”;南北朝的文献里出现了“腊末”的说法,显然是将腊月最后一天的子夜称为“腊末”;到了明代,有了“岁暮”的说法。

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写道:“十二月尽,土俗称‘岁暮’。凡单数曰‘夜’,双数曰‘暮’。”可见“岁暮”就是农历十二月末的意思。又因为这时候家家户户准备杀猪宰羊,制作祭祀用品,故又有“岁穷刀尺”的说法。

窦玮箐窦玮箐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推移以其独特的娱乐性、知识性、实用价值逐渐渗入到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关于十二生肖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学界却历来争论不休。

有学者认为十二生肖来自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图腾崇拜,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古代先民对十二个方位的十二兽神的图腾崇拜和神灵崇拜的合流;还有学者从甲骨文中找到证据认为十二生肖在商代早就产生——商代人把当年出生的婴儿按十二生肖命名,如犬宝、马牛等;有的学者则认为十二生肖来自于古代的星宿崇拜,即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等二十八宿环绕北辰,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古代将此与地上十二州相对应,将天上每个星宿的守护神赋予人性,就形成十二生肖;也有的学者认为十二生肖产生于北方少数民族,后由北向南传入中原并最终流行于全国。

综上所述,在十二生肖的起源研究上各学术观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又都不够圆满。笔者认为十二生肖来自于古代百姓对十二地支的抽象认识与亲近自然的本性,是民间百姓智慧的结晶。

十二生肖与十二个生肖属相从属于二十八星宿学说,其中十二生肖是十二个地支的拟人化,十二个生肖属相是二十八星宿中与十二个地支相对应的十二个星宿的神像化。十二地支来源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古代星相学家把黄道附近的一周天定为二十八个星座,分为四组,每组七个星座,将黄道附近区域平均分为十二等份,称为十二次,分别以十二地支命名,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次室,以与四个方向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相配,于是就有了青龙、明堂、天刑、天厩……等十二星次,而每个星次又皆与一个属相动物相对应,即子鼠、午马对应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亥猪、戌狗对应玄武(斗、牛)、申猴、酉鸡对应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寅虎、卯兔对应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巳蛇、辰龙为中央黄道,象征四灵中间的帝王之兽麒麟;其余未羊、丑牛、子鼠象征大地。

十二生肖属相与十二地支相配,是古人由观察天象而来,而古人之所以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种生肖动物相配,是基于古代百姓对生活的体认,他们把十二个地支“人格化”,把十二个地支比作“活生生的人”,然后再以活生生的人为比照,选取了十二种有代表性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肖属相动物,其理由大概是:人们生活离不开老鼠;有史以来人靠水牛耕地种粮、猪提供肉食,牛、羊、马也供人役使(战马尤重要);家养的鸡、狗、猪也必不可少;再看自然界的飞禽走兽:天上比飞的有鸟(鸡),地上跑的有兽,兽有凶狠的虎和有生气的兔子,这样兔与虎也必不可少;蛇、龟是长寿的象征,龙是至高无上的天子的象征,也是吉祥动物;人与龙联系非常密切,故将蛇和龙也分别作为两个属相动物。

由于古代百姓大多不识字,文化程度很低,所以很难记住抽象的十二地支名称,也很难记住二十八个星宿的名称,为了便于记忆,他们就将十二个生肖属相动物与十二个地支配对,以二十八星宿学说为基础,以十二个地支为中心,以十二个生肖属相动物为参照,用十二地支来记年、月、日、时,用十二个生肖属相动物来对应十二个活生生的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