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9属什么生肖?

任世杰任世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属于干支历,一根茎苗代表了六十甲子一个循环。 189年对应的是辛亥年。 189年的天干是辛金,地支是亥水。 根据干支历的规则,一年的第一个月叫做子月(冬之月),立春开始,到小寒结束。所以189年腊月,也就是辛酉年冬之月的天干地支是己丑。 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多,周而复始。到了大寒,二十四节气走了六圈,一年过去了,下一个节气又开始,也就是说子月是全年白天最短的一个月份,冬至这一天白天最短,以后每天白天逐渐增加。

从立春到大寒之间有一个节日叫除夕,是旧岁最后一天,从立春开始就是新年了。这个节日是在正月里(夏之月)。正月都是春天,所以春节又叫“春节”,这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过了正月初一,无论天气阴晴雨雪,白天总是逐步增加,直到惊蛰前后,才回到冬天。

古人把冬至到惊蛰这段时间称为“暮春”,用现代的话来说就相当于严冬和初春交替的时候。这段时期是一年里气温最低的时期,也是雨水最集中的时期。所以有“冷在三九”“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腊月过去就是正月,这时太阳运行到黄道位置上,每年都不同,如果恰好运行到北斗掌管的斗柄上,这一年就叫“斗柄指寅”,也叫“斗建寅”或“太岁在寅”。

古人在建立子午线时,为了便于记忆,把这种情形下太阳的位置用一个形象的方法表示出来,这就是“太岁在寅”。 我们现在计算年龄时,说某人今年几岁几岁,总是说虚岁,如某人生在今年可以说是“牛年生人”,这“年”就是指的农历年,即从立春节气到次年立春之前的这一天的时间段为“一岁”。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反映季节变化的特定称谓。 立春叫“岁首”;夏至叫“岁中”;秋分叫“岁尾”;冬至叫“岁初”。整个一年就称“一岁”或者“一年”。 这几个节气的名字很好听,“岁首”“岁中”“岁尾”仿佛是把光阴比作了年轮,很是形象;而“夕季”和“朝季”则把昼夜分成了相等的两半,正好和“岁首”“岁中”“岁尾“相对。 还有两个很有诗意的词,一个叫“孟春”,一个叫“季春”。这两个词代表的意思是一年里的第一批草木,它们都是从立春开始生长,到了清明就四处萌发。而立秋之后,树木的叶子开始变黄,这个时候就叫“孟秋”和“季秋”。

而“白露”、“寒露”、“霜降”等名词就很准确反映了节气变化时自然界的变化特征。 总之,了解这些有关节气和农历的常识,也就懂得了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从而更加珍爱我们这个古老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屠慧茹屠慧茹优质答主

公元前1年到公元1年只有0一年,所以公元年份除以12余数为1的是鼠年,生肖属鼠;余数为2的是牛年,生肖属牛;余数为3的是虎年;4的是兔年;5的是龙年;6的是蛇年;7的是马年;8的是羊年;9的是猴年;10是鸡年;11是狗年;余数为0的是猪年。公元189年属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