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按照什么历算?
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传统历等 ,是现在我国使用的主要历法,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现行公历。它以月球圆缺变化规律为根据制定,每月以固定日期记念“朔望”,即月初和新月,月末和晦日(最后一天)。由于农历是以月亮周期为依据制定的,所以会有大月和小月的区别,月首或月末的日子就会时多时少。
虽然农历以月亮周期为依据,但设置方法颇为精巧复杂,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相关联,而并非完全对应。因此有人将“二十四节气”这一节气物候划分标准融合进来,建立了“公历农历节气历”;也有人尝试建立“公历农历星座历”,在农历的基础上加入“太阳周年运动”所形成的“黄道十二星座”。
总之这种以农历为基础,通过附加其他标准而形成的“新农历”已经有了很多种,不过目前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
生肖一词,并非中国古代固有的称谓,而是近代对十二生肖的约定俗成的简称。“十二生肖”说法最早见于1927年郭沫若《生肖与中国传说》一文:“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兽类为了夺取各人的资格,都争着去见天帝,后来天帝决定依照rat、ox、tiger、hare、dragon、snake、horse、sheep、monkey、fowl、dog、boar的次序给它们取资格。”他讲的这个“十二生肖取格资格”的过程,与我们常常听到的十二生肖(又称属相)与十二地支相配的例子相合(rat、ox……即十二生肖动物)。由于十二地支经常代表十二生肖,所以十二地支中与每个字相应的动物,又叫该字的生肖。十二支生肖的命名,当与十二地支的自然属性相联系。
属鼠,是因为子像鼠洞,而且子时也正是一派夜静更深、鼠欢出洞现象;属牛是因为丑时万物苏醒,大地渐暖,开始耕耘;辰,是龙所住的宫殿,古时将辰时作为龙时;午时骄阳当空,阳极,马是富有阳刚之气的动物,于是属马;猴乃好动不安之兽,申时太阳偏西,亦属将下未下阶段,犹动,故属申;亥时,夜间最早时间,猪已睡了,好静也属猪。另外,子鼠未时,亥猪卯兔,寅虎丑牛,酉鸡戌狗,申猴未羊……等等属相,大多是根据12生肖与年柱地支相配而产生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生肖属相与年柱地支总是一致的原因,所以生肖属相也是按照十二地支纪年甲子法来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