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生肖有什么?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这是十二地支对应的动物,也是古人在观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其中每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个时辰: 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按照以上查询结果,答案应该是“寅虎” 具体原因如下: 正月为寅月,立春开始,万物起始; 此时阳气生发,万物复苏。 人们发现,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而百兽中惟独老虎从睡梦中醒来,跟随太阳的脚步走且跑且跳。古人总结说“凌晨三点虎觉醒”!
生肖即属相,中国十二生肖是以十二种动物依次对应十二地支的古老而约定俗成的纪年记时体系,它既反映时序,复带有深广的文化内涵,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相源于中国古代图腾信仰,是殷商图腾文化延续、演变的产物,它不仅具有对人的标记功能,还从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文化心理。
十二生肖中有十一种是我们熟知的家畜家禽,主要来源于日常生产和生活。只有鼠,在北方,人们叫地狐子,俗称“田鼠”。在南方,人们叫子鼠,俗称“家鼠”。无论地狐子还是家鼠,在十二生肖中与其他十一祥兽并列,确实费解。其实,只要追根溯源,考察分析其产生和演变,便不难理解了。
鼠俗称“鼠辈”,历来为人们“憎厌之兽”。《辞海》释:“鼠类繁殖力强,善偷啮谷物,能传播疾病,故人们视之为害。常以鼠辈、鼠子、鼠辈等代称小人宵小,引申为卑鄙等义。”但是,远古时期鼠在人们心目中有十分神圣的地位,如鼠神观念便是“小人鼠”——“瑞兽鼠”(祥鼠)——“小人鼠”的生动反映。
生肖的产生,首先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有关。远古时候,人们发现,月亮的盈亏周期在12个朔望之内,又发现太阳的运行为周而复始的12次月;并进一步观察到,在一个朔望月里,月亮的运行分为初一至十五和十六至月末两个阶段,又把这两个阶段各分为上弦、满月以及下弦三个过程,恰好又为12个。于是,人们就以12这个数字来纪载月亮和太阳的运转周期。十二生肖即产生于古人对月亮和太阳的数计实践之中,12这个数又是1-10这十个数字的相加之和。可见十二生肖是古代十进位数计法的产物,是古人对12这个数字认识的一种形象化模式。
十二生肖,是和我国古代干支纪年同源的。十二生肖与“十二辰”相配,“十二辰”是用来记时的,十二生肖便也随之用来记辰。夜里的十二个时辰全归动物值勤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