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配不配可信吗?

任改弟任改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觉得不可信,但人们还是乐此不疲的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人类是从类人猿进化过来的,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是由一个单体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形成的多细胞生物体,进而形成了物种,而物种的形成往往是母系遗传的(Y染色体基因在男婴体内会丢失,从而形成父系遗传体系),也就是说在我们身上留有的遗传信息更偏向于母亲一方。

而我们身上的染色体又是成对存在的,当遇到来自父亲方的突变时,会有互补作用,使得身体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因此来自父亲的突变相对较少,而来自母亲的突变则相对较多,这就导致了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间存在微小的基因差别,而这种细微的差距会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呈现出更大的差异。 而十二生肖这种划分方法是将一种动物分成12个群体,每个群体里面包含不同的个体,而个体间的差异是微观上的,这样的划分显然不可能达到精细到每一个基因的水平,所以这种划分肯定是不科学的。 但人们还是乐于接受这种理论,并以此作为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甚至是最重要标准。

我认为这可能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的主要形式,而在这种制度之下,男女双方大多数只见过一面,甚至压根就没见而过完了终身,其婚前检测更是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和深入,导致了许多婚后的不快甚至悲剧。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属相不合”说就应运而生,而且越传越神,毕竟没见到本人只能根据名字推断出生年份,这本身就有很大的主观性,再加上其他的神鬼传说,自然就越传越玄乎了。

都燕春都燕春优质答主

这个就是牵强附会了。十二生肖的确定和地支纪时法产生于同一时期。西汉东方朔《神异经》载:东方有人,有大兽而九头,人面蛇身,各佩一蛇一彘,名曰“蛮”。

《论衡·是应篇》记:午,马也,未,羊也……东方朔《神异经》说:“天荒,九头人面,蛇身而四翼,力者,与九婴、五鼠、三犀、九虎、六狼为偶部。”又在《尚书·尧典》、《礼记·月令》和《周礼》等古书所载,十二辰与十二兽相配,并没有一定的规范。

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相配,始于东汉,见于王充《论衡·物势篇》。《论衡·是应篇》记:午,马也,未,羊也。这是地支和该支生肖兽结合的最早记载。

《后汉书·郎顗传》记有:“午马,未羊……”十二生肖和十二地支配合最终确定。古代术士有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辰者,因人与地支相应,也就成为人的生肖和属相。但地支纪年和纪辰动物两者,原来并无关系和必然联系,完全是两回事。

十二地支与生肖配属关系确定之后,因地支已普遍用来纪年,生肖也随之纪年,人的生肖(属相)由出生年推算而出。东汉时已有子鼠首倡者,东晋除子鼠外,还有戌狗与巳蛇等配属的。十二地支和十二兽的配属,完全以属词为主,而非人与生俱来的天属。生肖属词与人,纯粹是一种象征关系,根本不可能成为生人的属性,更不可能由它决定人的命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