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单春年吗?
是的,单春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无春年” 农历的历法中,每年都被分为十二月,每个月都对应着十二个特定的节气,这些节气的来源,就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次会合月相而形成的规律。 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制定了“十二月建”,即十二月分别对应的二十四个节气的纪日方式了。 不过,这种纪日的方式到了秦朝发生了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夏历,以十月为岁首正月,并修改了“十二月建”,将原来的二十四节气改为三十节气。
但是,这种改动是有缺陷的,因为每年的惊蛰与立春之间间隔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多时少,这样在每个月就出现了一个或两个没有节气的日子,这种没有节气的日子就被称之为“孤辰”“寡宿”。 按照传统的推算方法,每年冬至之后立春之前,都是“孤辰”“寡宿”出现的阶段。
但是,到了现在,很多科普读物都说,“孤辰”“寡宿”出现在立冬到立春之间,这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按传统的推导方式,是绝对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科普读物会出现这种错误呢? 我经过查证发现,这种错误来源于现代天文历法计算的中日对照表《华英汉字电码本》和《华英符号电码本》。
这两个工具书中,将农历十一月命名为“冬前无月(朔)之月”。并将十一月之后到立春之前的农历月份全部标注成了“无(注:第一个字应为孤,此处为错别字)星月”。 这本书是目前网上最容易查到且主流的数学公式计算方法。其逻辑是这样的: 按农历算法,十一月之后到立春前的一个月被标记为无月,所以腊月也被标记为无月。而腊月的月亮自然是初一(朔),从冬至开始,第一个月圆(上圆的第二十四天)被标记为小寒,第二个月圆被标记为大寒……以此类推,直到立春。 但这样的记录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农历经验的。因为,“大寒”和“立春”之间存在一个或是多个没有节气的“寡宿”的日子是完全有可能的。
事实上,我查找了1951年到2040年的农历数据,在这其中,有36个立春是出现在农历十三和十四的,还有74个是出现在农历十一和十二的,甚至还有2个是出现在农历十月和九月的! 也就是说,按农历计算,“大寒”和“立春”之间出现“寡宿”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而这种“寡宿”的日子,就是古人所说的“无春”或“寡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