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怎么管理?

龙嫦琼龙嫦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常规训练

孩子从3~4岁进入了幼儿园小班,接触陌生环境后,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很多行为与规范还不习惯和明确。因此,开学初,对孩子进行两个月的常规训练,使他们养成在幼儿园的一日常规要求和明确的行为准则。孩子进入中班,已有初步的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已建立初步的常规意识,对各种活动要求比较熟悉,但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自控能力还较弱,情绪比较浮躁,自我标榜、个性暴露。有的孩子自我表现欲望强,遇事不冷静、缺乏主见,有的孩子任性、胆怯,缺乏竞争意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进行了“学规范、见行动”的常规强化活动,如安静倾听活动、使用礼貌用语、学会等待、学会轮流游戏活动的常规等。

在实施过程中,老师对每次活动中做得好的幼儿给予表扬、肯定及奖励,对于做得不好的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使幼儿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不断的实践和强化中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通过两个月的强化活动,幼儿在各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孩子从4~5岁进入大班,已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和常规,随着身心的发展,已有了独立的生活能力和学习经验,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对于这些孩子,我们着重从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开始。放手让幼儿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同时鼓励幼儿为集体做好事,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二、以行为习惯为主线,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各种教育活动影响下形成的,因此,我们从幼儿的情感教育、礼貌教育、卫生教育、做事情认真仔细、关心帮助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用设施等方面,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三、家园同步,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家园教育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好习惯的重要原则。幼儿园在进行具体习惯训练时,应将要求和做法通过《家长园地》、家园联系册与家长交流。平时经常与家长沟通,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请家长配合教育,共同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如果幼儿在家中的某些行为习惯发生改变,家长也应及时告诉老师,共同进行矫正强化,切忌放任或批评责骂。只有家园一致,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才会不断巩固,并具有持久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