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什么成语?
呆若木鸡
拼音:dāi ruò mù jī
造句: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半天没说话,后来只是木讷讷的,呆若木鸡的样子。
典故
战国时,齐国的孟宣王召见一个著名的斗鸡师。问他怎样训练斗鸡。斗鸡师回答说:开始时,我把鸡放在像庭院一样开阔的地方,拿像城墙一样高的高墙作它面前的屏障,用像大鼓一样响亮的声音使它习惯,时间长了,它就不再惊慌、顾忌什么了。后来,又把它带到像水泽一样稠密的树林里,让它看无数的影子,听众多细碎的声音,久而久之,它可以沉静、镇定了。再以后,我用别的鸡作诱饵,在它旁边捣乱,它却一点反应也没有。这时候,它的胆子大,瞧不起任何鸡,它表面呆板,而实际精神充沛,斗志更加旺盛,这样鸡就不会败给别人了。
孟宣王听了之后说:这个斗鸡的方法也真奇妙啊!过了几天,孟宣王去看斗鸡。一开栅栏放鸡,和它对斗的鸡拔腿就跑了。对方的主人不服,换上又一只鸡来斗,结果这只鸡还是拔腿跑了。一连换了三只鸡,都是这样。对方的主人无话可说了。
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呆若木鸡”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痴呆发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