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做人?
1、知行统一。
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道德教育时,必须要遵循知行统一的教学理念,以此来实现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实际目的。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大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生力军,是高校发展和进步的灵魂。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中思想认识最先进、文化知识层次最高的人群,应当以知行统一为道德准则,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以此原则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道德素质修养。然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认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并没有将日常生活规范转化为个人实际行为,只是简单的当成一种形式来进行,甚至有的大学生在道德上存在认知障碍,从而造成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出现过激的、非理性现象以及各种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件,严重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因此,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要以知行统一为教学理念,既要引导学生提升道德认知,也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知行统一的大学生良好素质。
2、提升道德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实施的主体,其综合素质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最终成果和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个人综合素质成为做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应当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在道德方面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传,教师自身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优雅的个人风度都是大学生学习的表率和模范。
(2)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做到言行一致,从而树立良好的道德教育形象,提高道德教育工作在学生心中的威信。
(3)教师应当加强法律知识和道德法规的学习,不断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强化法治道德思想,从而真正做到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