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课如何导入?

濮宇坤濮宇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一、创设情境,渲染气氛,导入新课

所谓有感而发,无感而不动,对于幼儿来说更应该注重情和境的和谐统一。教师可从本节课的内容出发,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及故事的渲染,制造一种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使幼儿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更好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讲授小老鼠吹气球这一课前,可设计如下导语:小老鼠过生日,小狗猫、小兔子、小乌龟一起来给它过生日。小狗猫带来了红草莓、小乌龟带来了香喷喷的年糕、小兔子带来了生日蛋糕,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唱起了生日快乐歌。突然,小老鼠“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原来是一个尖锐的玻璃渣子扎破了他那五彩的气球。大家都没有备用气球,真着急呀。小乌龟急得“咚咚”拍着脑袋,小狗猫急得挠耳朵,小兔急得在地上打滚儿。小朋友,想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一上课就用这种短小精悍的童话故事导入课题,幼儿个个跃跃欲试,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二、激发幼儿的兴趣,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使幼儿自觉地排除外界干扰而集中注意力。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在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思维发展的规律,我在导语的设计上也尽量以形象、生动为主,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新课的学习中达到积极思考的状态。我在教画小鱼的时候,是这样设置导语的:“小朋友,猜一猜,池塘里面谁最多?大鱼、小鱼、老鱼、公鱼、母鱼”,小朋友们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说起来,兴趣很高,很自然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无形动力,当幼儿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就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教师在课堂学习开始时,要设计好导入语,将幼儿的思想集中到课堂上来,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三、用学唱儿歌的方式进行导入

唱儿歌有抑扬顿挫的韵律,朗朗上口,幼儿喜欢唱,教师可以用他们熟悉的儿歌来导入课程,会收到良好效果。如在上小水滴搬家一课之前,设计导语并教幼儿唱:“小水滴搬家忙,太阳公公帮帮忙。暖呼呼照身上。水滴蒸发变水蒸气,轻呀轻,飘上天,遇冷变成小水滴,重呀重,落下来,嘀嗒滴嗒下大雨,滴答滴答下毛毛雨。”这样的课使幼儿在新课学习中既感到出其不意,又感到顺理成章,从而对“热”和“冷”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四、用谜语导入

幼儿好奇心强,喜欢猜谜,用谜底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谜语导入,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如在教授植物的茎一课时,用这样的谜语导入:一根柱子竖起,千人拉不住,万人拽不倒。在学习水的形状一课时,用这样的谜语导入:有时弯弯的,挂在空中象月亮;有时弯弯的,象把弓;有时圆圆的,象张鼓。(谜底:水)这样幼儿对课文的内容产生了好奇心,很快进入新课的学习。

五、以直观教具或实验导入新课

幼儿好奇、好动、好玩、好模仿、好表现,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所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从他们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出发,借助于标本、模型、实物等,采用“看一看、说一说、摸一摸”的方式,为幼儿创造丰富的直观情境,调动他们的多种感觉器官,使他们在看、听、摸等具体操作活动中观察、模仿和表述,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讲授水果拼盘一课时,教师可以将预先做好的水果拼盘拿到课堂上给幼儿欣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诱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学习课程的兴趣。

教师课前准备的教具或所做的实验一定是要与所教内容有直接联系并能让幼儿引起兴趣和好奇心的。只有这样,在进行新课的教学时幼儿才能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以上方式之外,还有用讲故事的方式、画谜语的方式、播放音乐及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可以多种方式同时使用,但无论怎样,教师一定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