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与应届有什么区别?
1、关于心态 应届生是满怀希望地去参加第二次考试,“我一定能考上”的必胜信念让复习过程充满动力; 而往届生因为一次失败已经身心疲惫了,在考前就给自己预设了一个结局——失败,甚至有的人还会自我怀疑,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这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备考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2、关于压力 作为应届毕业生,有家长老师的监督和周围同学的助力,学习上的困难也有人帮忙解决,而二战的考生需要自己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因此,对于二战考生来说,他们承受的压力会比应届生更大一些。
3、关于复习 今年疫情影响很大,很多应届生不能返校,只能在家复习。那么在家的复习条件就没有学校方便了(比如没有图书馆的氛围),而且容易受到干扰。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去学校的自习室复习比较好。
4、关于报考 有些院校明确规定不接受往届生跨校调剂,或者对往届生的调剂设置了一定限制。
5、关于考场安排 在同一个考点考试,往届生被安排在不同的教室的概率要比应届生高。因为在考场上时间就是生命啊~每个考场都安排了40名考生的话,多浪费一分钟就多耽误四十个人做题啊,那可是白花花的分数啊……
6、初试结束后的安排 考完初试后,有的同学准备找实习工作,这样等到成绩出来后再找工作也不晚; 而大部分应届生在考后就开始准备复试了,因为他们还要等上几个月才能看到初试成绩呢。所以说,应届生比二战生多了几个月的备考时间。 总之,二战的同学要加油呀!虽然辛苦,但是梦想总是很甜的!
1、在准备过程中,两者的时间安排都是差不多的(当然如果是在职考生可能时间会更少)因为要兼顾工作和学习,所以压力也会比较大一些 2、在选择报考学校时,建议考虑一下该学校的报考热度,如果是热门学校就请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并且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上岸;如果不是热 门学校那就最好不过了,竞争小些,上岸几率大些,而且能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复试上。至于具体选择哪一个,那还是要看自己对哪个学校的情怀更深一点啦!
3、关于初试的科目,所有科目都是一样的。只是有些院校可能会对一志愿考生和调剂考生的考试科目有要求不一样哦 4、复试环节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找一个往届的考生来帮忙指导一下哦(毕竟他们更有经验不是吗),同时可以在网上找找一些复试的经验贴来看一下,说不定会有一些帮助呢 最后希望题主能够一战成硕啊!
一、考试内容相同
相信绝大多数考研战友们都是应届生。应届生考完研之后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考上理想院校或是专业会继续准备二战,那么对于这些二战的同学们而言,考研的考试内容与应届生是完全相同的,每年的12月底举行初试。
二、就业与考研的冲突
应届生刚刚本科毕业,大部分同学会将目标放在研究生上面而会延缓就业,但二战的学生已经大学毕业一年了,在这一年间的就业与考研的冲突是应届生不存在的。
三、部分院校不招收同等学力学生
许多院校的部分学院或是专业不招同等学力的学生,“同等学力”相信考研的小伙伴们都不陌生,在考研中许多院校对同等学力的学生是有特殊要求的,比如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会有加试、或是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等等。这里所说的同等学力是指大专生、成人教育在2021年之前毕业的同学、自考本科在2021年之前毕业的同学等等。
但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是不招收同等学力的学生的,比如北京体育大学的0452体育、暨南大学的13艺术、08工学等等、广西大学04教育、05文学、07理科。因此二战的同学们也要注意一些院校对于非应届生有特殊要求。
四、部分院校非应届生有特殊要求
除了“同等学力”有特殊要求外,部分院校对于非应届生也有特殊要求,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对非应届生的毕业生有大学英语四级成绩的要求、广西大学的非本校应届生不可报考该校、东北财经大学的非应届生不可报该校的部分专业、河北工程大学非应届生不可在该校所在地报考等等。所以二战的同学们也要随时关注报考院校研究生网站所发布的信息,一些院校对于非应届生是“一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