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没有考研怎么办?
我本科是电气专业,毕业之后去读研了 不过我没有继续读本专业,而是选择跨考到历史方向去了 我现在在准备博士阶段的研究计划,所以最近看了一些研究方法的书和文献,觉得有些东西确实很重要 所以还是推荐一下,可能对于已经工作的“过来人”来说有点枯燥吧 但是我相信对还没有踏上工作岗位的学弟学妹们会有帮助
第一本书是(美国)柯林·罗的《新建筑、新城市和新社区》 这是一本小册子,但是内容却很丰富,里面有很多关于设计思维的介绍,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他提出的四个问题 “什么是建筑设计的问题”“是什么决定了一个地方的建筑”“如何给一个地点或者空间制定出恰当的设计方案”“什么类型的建筑师适合做这类案子” 这四个问题是他在1956年给密歇根大学建筑系学生上的入门课中提出的。虽然他的答案比较主观,但是在我的阅读过程中却总能找到与之对应的例子 比如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对建筑的定义?”作者举了纽约高线公园的例子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他提到高线公园从最初被废弃的铁轨变成现在的步行花园,它的改造过程很漫长,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居民也参与进来,因此它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完全由建筑师主导的。
这里可以看出柯林认为对建筑的定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 而这种多样性的背后就是复杂的社会因素 第二本书是(英)约翰·弗里德曼著 李一凡等译《社会研究方法》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版本,我买的这本应该是最新版本的了 这本书是比较基础的教材,里面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研究方法的概述、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 第三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史蒂芬·平克写的 名字叫做《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和平、宽容与人性进步》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暴力下降”的故事。而平克把人类历史上所有种类的暴力的下降都归结于人性和社会的变迁。
书中除了大量的数据和例证之外还穿插了一些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 第四本书是陈平原先生主编的《中国学术史导读》系列中的一本,主要是介绍晚清民初的学术思潮与学术史 陈平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资深教授,他对民国学术史的研究成果比较多 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引用大量资料,而且语言非常有趣,看他的书就像是在听故事一样 比如说在这本书的前言部分他就提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之间的恩怨情仇 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了严复和胡适之间的恩恩怨怨 这些故事都是发生在民国时期,因此对理解民国时期的学术氛围很有帮助 最后推荐的第五本书的作者也是一位大家——梁漱溟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概论》一书中,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梳理,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式自然主义文化;二是以儒家为正宗的伦理型文化;三是宋明理学所创建的心性之学 这五种观点都是他从自己的角度对文化的理解,我认为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如果以后有机会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