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怎么对应生肖?
首先,月建和节气完全是两个概念 节气的设定是按照阳历日期划分,每个月的开始的第一个节气与每月中旬的节气都算一个月(比如正月立春,二月惊蛰) 月建的计算则是按照阴历日期推算来的。在农历中,每个月都有“朔”和“望”,朔就是指月亮在太阳对面,看不到月亮的时候,而望是指月亮和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正中的时候。
每个月初的朔与日中的望都是指同一时间,只不过因为地球公转,使每个朔望日所在时间有所变化。 为了便于理解,我做了一个示意图: 以初一为例,太阳和月亮同时在正上方时称为“朔”,再过一天,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月亮从西方落下时,被称为“望”。可见“望”比“朔”时间上多了一天。再以十五为例,每次“朔”和“望”的时间间隔就是15天。所以古人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实际上这天的月亮最圆时刻是在农历十四的晚上。 “望”之后,月亮逐渐变亏,到农历二十三是“下弦月”;“朔”后,月亮逐渐变圆,到农历初三为“上弦月”。
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题主已经能够自己解释为什么会有“每月初一至初三上弦月,初四至初七蛾眉月,初八至十三满月,十四至十八下弦月,十九至二十二残月”的说法了。
另外,由于月球运行的轨道不是标准的圆形,而是“椭圆”形,这就使得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在“远地点”时,月亮看上去要比“近地点”时大一些,而在“近地点”时,月亮又远比"远地点"时要明亮。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下表: 上表列举的是每月月相大致变化情况。其中“月相”一列是按农历日期填写的,而“星象”则是对应的阳历日期。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对于“月相”的理解,一定不要局限于“形状”的概念,而要理解为“光线照射月球地面所形成的阴影位置”。也就是说,无论月亮的形状是怎样的——“新月”“娥眉月”“凸月”“满月”“凹月”——只要没有阳光直射,那么它都会有一个对应的阴影。而这样的阴影每29.5306天会在月球表面移动一圈。这一圈移动轨迹所对应的太阳照射方向以及人类视觉上对“月亮形状”的感觉就会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这篇文章里用了这么多字来解释月亮运行过程中其实并没有真正变大或变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