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日是什么?
“年”是什么? 古人是根据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大寒”等十二个节气来划分一年的,每年有两个“立春”(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所以“年”实际上就是365天——也就是“365个二十四节气”或“730天的二十四节气”。 那“月”呢?“月”其实是一个阴历月份的概念,每月初一新月出现时开始一个新的月份。
那么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得看是哪个月了!因为一年有12个月,而一个月里有许多节气以及晦朔(月初月亮最暗的时候)、弦望(月亮由圆到缺再圆的过程)……等等现象,因此一个月的天数不是固定的。
一般来说,正月(立春)、三月(清明)、五月(芒种)、七月(立秋)、八月(白露)、十月(立冬)、十二月(小寒)是三十天;四月(谷雨)、六月(夏至)、九月(秋分)、十一月(大雪)、正月(雨水)是二十九天。
当然,有时闰月要加一天,有时也要减一天。所以有人说“农历每个月的初二和十八日是固定不变的,因为它们分别对应着“上弦”和“下弦”。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什么是“上弦”和“下弦”?它是在特定的天文环境中产生的。当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朝着地球的一部分,这时我们看到的月球的形状就像一把张着的弓,上面亮的地方就是“上弦月”,下面亮的地方就是“下弦月”(图1)。
一般情况下,农历月末的最后两天和月初的头几天都不适宜举行传统的大祀活动,这是因为此时月光方向并不指向正北方,而是偏西或者偏东,而且有残月和新月的形状变化,在祭祀时容易引起祖先和神灵的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