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指什么生肖?
“貔”,即“辟邪”的异体字。《尔雅·释兽》郭璞注:“似虎,五色,尾长,名曰‘貊’;一名‘披’,亦曰‘貔’也。”(详见图一) 又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为文师,著《凤皇颂》,居县官,给事兰台,掌制诰。岁余,成帝召见相如,拜为孝文园令。百官俱贺,上车载酒脯之属。夜直未央庭中。天子垂拱,乐奏《韶》、《濩》之音,而风飘《郑》、《卫》之声。上幸上林苑,诏赐用羊羔、醇酎诸物。相如病免,家居茂陵。” 按:此处“辟邪”二字的原文应为“避邪”。然“避”字在文中与“邪”字不押韵,且“邪”在此处读xiè音,义为“不正,邪恶”。汉代刘向编撰的《春秋》繁露中也提到此二字并作“避”解。“避”实为误字。
又查东汉许慎所撰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卷二十九有“辟邪”条目:“辟邪,神兽也。长三丈,形如狮子,有翼,色黄白,有五爪,能食蛇。其声如婴儿。”段玉裁注云:“今本作貔,非是。” 据此,“辟”字当为“蔽”或“癖”字之误。“蔽”者,“掩蔽”“屏蔽”之意。《汉书·西域传论》:“自是之后,幕北塞地,鲜卑、乌桓之戎,更代侵暴……南则卑甜尘国,在北匈奴之南,去阳关千五百里,东界葱岭。”李贤等注引晋灼语:“卑甜,国名,一作卑阗。” 又案,张守节《史记正义》内引唐人李泰《魏书·天象志》云:“(大衍历)推建亥月冬至,在甲子日,与魏台侯太史令王奇新术算太阳运行不同。按此术乃唐宪宗元二年十二月七日冬至。”查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先帝至元二年冬至。”又查杨万里《八月十二日早发荆溪馆》诗自注:“辛卯冬至。”杨万里生年当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此“辛卯”当即淳熙十四年正月十三日,恰为冬至。 由此可知,“建亥冬至”之“冬”字当作“冬至”解。唐代及以后的人把“冬”认作“终”,以为冬至是指年终的最后一天,实在是错误。从汉代司马迁著《史记》到明代洪武年间,历代正史中的《历志》对冬至时间的记载无一例外都是“冬至,阴气极,一阳生来”,可见冬至确指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日子。 以上略谈“季冬之月”和“冬至”的来由,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