疀代表哪个生肖?

容丽莉容丽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诗经》郑笺引包羲氏之图,其文曰:“割地定位,立国分疆,乃立冢土,曰‘兆’。兆者,民所立也;” 清儒孔广林在《读风臆》中对《大雅·緜》作过这样的解释:“按春秋时晋有原隰之田(见《左传·成公十二年》),汉有原隰相兼之名(见《汉书·食货志》),盖今之平原旷野,古之原隰相连之处也。……此原隰之田,即《明堂位》所谓‘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地。盖明堂之前,唯备朝祀之所,其制如宇通(通天,极言其高),故称畿甸;至若宗庙社稷之属,则设于城陬隅,其制如方,故称京畿。……然则周人建国,自京外谓京畿,自明堂下曰原隰。《诗》之《大明》咏尧,《緜》咏周,惟二诗首句各言原隰者,正指此事。” 据此,原隰就是首都周围的耕地,是王田或者天子之田。这个区域在王城里,但是又大于王城本身的面积。至于具体有多大,孔广林说大概是今天北京的郊区那么广大,不过这只是一个推测而已。

从文字学角度看,“原”字从土,从声。“原”的本义指的是土地,《说文解字》里“原,素地也。从土,从声。”徐锴注:“凡物初生曰原。”段玉裁补充:“草木之初生,可刈而煮之为粥,故谓之原。”可见,原指未开采的原始荒地也可以。 “隰”字从示,从音。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隰者,湿也,亦训为隰。”段玉裁也认为“隰,湿也。”可见,隰就是指水多的湿地,或者低湿的地方。 原、隰连在一起用,最早见于《诗经·豳风·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去彼丰壤,徙此瘠土。”“抑此肥壤,永怀复育。”

清代学者马瑞斌在《毛诗集释》中解释说:“原隰,平冈也。”马瑞斌并引用程颐的说法,说明原隰并非专指田,而是指郊原田野。他说:“昔伊洛之间,有原隰衍沃,周人于此置数县以待齐师,非特为田也。” 原隰就是今天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也就是人口最多,粮食产量最大的两大地区。这些地方属于王畿之内,也是赋税重地。所以用原隰来指代生肖中的牛羊相当合适。 另外,原隰还是一处祭祀地点,《礼记·月令》中记载季春之月要祭“原隰”。

关岚馨关岚馨优质答主

十二生肖在甲骨文中的字形与后世有很大区别,因此难于辨别生肖的名称。现在有学者别出心裁,尝试以十二生肖对应十二地支的观念为标准,据十二生肖动物的习性与十二个时辰相配,并考察甲骨文中十二地支所从的十二种动物字形。

认为甲骨文所从的十二种动物,与十二个时辰对应的十二生肖动物相一致,因此它们也就可以代表十二地支。据这种观点,甲骨文的十二地支字形分别就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其中,寅字从虎、“申”字从猴、“戌”字从狗都还比较容易辨别,其余的认识起来就牵强附会的难以服人了。如“亥”字下面从豕,因此认为亥字所从的豕即猪,这样,其余字就当然也可以用对应时辰动物的方式决定它们的读音了,比如子字从鼠,则鼠字为子。

按这种观点研究的结果,十二生肖在殷商时就已产生。但据目前所知,十二生肖的概念至迟到东汉时才形成,与十二地支相配动物的生肖观念也形成于东汉。因此,上述以十二地支字形判定十二生肖观念在殷商时已经形成的观点,并不正确。“戌”字所从的字,是一会意字,是人弯着腰正在用“戊”字所从的农具正在耕地之形。所以,“戌”字所从字的读音不能据十二生肖观念确定。

《说文》:“戌,销兵作兵器之器械。”可见戌的本意是“销兵”,所以秦汉间又写作“戍”,与“戌”同音通用。从文字的构形理据考察,“戌”字所从字与“戍”字所从的字是一致的,二者都表示“销兵,造兵器”之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