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是什么生肖?
“鳜”字有鱼又有犬,按照中国的文化,上属于阴象的鱼类,下属于阳象的犬科动物,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于是,有人据此推理,这个字的字面意思应该是“鱼和狗打架了” ,当然,这样的解释有点滑稽。其实,这个字的意思并不是指“鱼和犬打架了”!
古人造字是很严谨的(相对而言),“鳜”字从犬,与犬有关的字大多和猎捕有关,例如“猫、狸、狮”等;而“鳜”的意义则是“独”,指的是一种孤独、特立独行的小鱼的样子——这一点似乎更适合“鱼”的形象。
“桂”字的古文字形,上面部分就是“鱼”的形状,下面部分的笔画则象征流水。整个字形表示的是一条游动的鱼,而且这条鱼与众不同,非群居性鱼儿。“桂”是“鳜”的俗写。 由于“桂”在文字学里属于“见母鱼部”,因此根据声符推求本义的规律,它的本义应该是“看见的鱼”——这当然还是指“鱼”。
《说文》:“桂,见鱼也。一曰象桂叶。”段玉裁注:“谓所见之鱼也。……一曰象桂叶者,谓此桂字之本义也。”也就是它指的是一种“独立的”小鱼的意思。
鳜鱼,学名桂鱼、鳌花、花鲫鱼、桂花鱼、紫鳜鱼,有金线鳜、黑鳜(玉龙)等品种。属鲈形目,鳜鱼科,是我国古老的优质淡水食用鱼品种之一。 分布于长江水系、钱塘江水系、闽江水系、珠江水系及黑龙江水系等,日本也有分布。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含有18种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鳜鱼品种中只有金线鳜被定为十二生肖里面的鱼。
鳜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南北朝《异苑》及晋代《南方草木状》中均有记载。《清稗类钞》引《熙朝新语录》记载:“高宗南巡,舟经杭城。市肆卖花鱼者,群禀太守,乞为上品。” “上御舟,遥见诸人拥楫而来,盖市贩进鳜鱼也。上甚悦,因赐嘉名为‘花鲫鱼’”。此后,鳜鱼名扬于世。由于长时间的捕捞,产量逐年下降,成为我国稀有、珍贵品种。
鳜鱼体长达500mm。外形与鲈鱼相似,头部略大。下颚有一须,头部、体背部棕黑至灰色,体侧暗灰至棕色,每一侧鳞片基部有1个蓝色斑点,各鳍褐色。一般生活于水体下层,常在江河、栖息于水草丛生的石砾缝隙和竹丛中活动,湖泊、水库中亦有,肉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