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属什么生肖?
板甲术起源于西方,是西式骑枪和戟的一种运用方法; 现代的骑兵已不再使用这种古老的装备和作战方式了,但一些西方的装甲车会使用类似的装备。 那么既然已经知道板甲的起源以及它的运用方式,再来看看“牛马”的说法。 “牛马”这个说法应该来自于古代马其顿王国的重装步兵(phalanx)。在马其顿王国,重装步兵一般由16个人组成一个单位。每个单位由8名盾牌兵(hypaspistes)、8名短剑兵(peltast)和一个旗手组成。盾牌兵全副铁甲,手持巨盾,主要负责防守和掩护其他士兵;短剑兵全身只穿轻便的护甲,持长矛为主要武器,负责进攻和突破。整个重装步兵部队以密集队型的阵式冲锋陷阵,在战斗中,两个单位的重装满员可以拼成一面40人宽的盾牌,所以“牛马”的说法确实比较形象。
不过这种重装步兵的方阵并不是板甲最早出现在的军事领域中的形态。那种认为板甲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并最先应用于重骑兵冲锋的想法其实是受到电影《魔鬼战士》的错误影响的。实际上板的最早的形态出现于公元前1500年的小亚细亚(也就是现今的土耳其)。在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古城遗址发掘出来的战俘泥塑像显示:这些战俘全副铁甲,拿着长矛和大盾牌,正是板甲战士的形象。在埃及和以色列的古墓中也发现有同样的战俘泥塑像,说明板甲在中东地区出现过,而且很可能就是起源于中东。
虽然板甲最初出现在重骑兵的战场确实非常震撼,但是真正使得板甲技术传遍欧洲的却是一种被称为“瑞士派”的轻步兵。 早在12世纪,瑞士人就使用了类似板甲的东西来保护他们重要的人体部位——头部。到14世纪中期,瑞士人已经开始用金属板保护他们的整个上身;到了17世纪末,瑞士军队已经全部配备铜板或铁板制成的胸甲。同时,为了便于快速出击,瑞士人还制作了一种可以迅速脱卸的轻型胸甲,在作战的时候,先穿上厚厚的棉布内衣,在关键部位用皮筋绑扎住胸甲,然后在皮筋外面套上轻型胸甲,在战斗中快速更换,这样就能达到防护和轻便的平衡。 除了瑞士以外,当时不少欧洲国家也都在研究利用各种金属片来制作防具,但是只有瑞士把这种轻装甲技术用于所有的步兵,并且形成了独有的战术优势。这使得瑞士在后来欧洲的混战中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