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是什么生肖?
所谓“黄道”,其实是一个古老而神奇的恒星坐标体系。 人们把天球上的恒星分为南北两半,其中位于北半区的星在春分时刻(3月21日或22日)时,可以在正午的阳光下被看到;而被置于南半区的星,则在秋分时节(9月21日或22日)时被看到,它们构成了一个“轨道”,这个轨道的倾斜角度刚好和地球公转的轨道倾角一致。
古人发现,当月球运行至这一“轨道”附近时,会发生日月食;而行星运行至此区域时,也会发生合日(行星冲日)或者离日(行星留日)现象——正是基于此,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日月食和行星的冲、离之日,都发生于“黄道”之上。于是他们把这种假想的“轨道”命名为“黄道”。
事实上,“黄道”只是一个虚拟的平面,它同太阳实际运行的轨道有着相当大的偏差,而且也不是造成日月食和行星冲离的根本原因。但人类目前只能观测到距地球最近的几颗行星,随着望远镜和天文仪器的不断改进,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探索宇宙的奥秘。
宣辕优质答主黄道十二宫
十二星座源于古巴比伦,也叫做黄道十二宫。是根据巴比伦人的居处以及附近的景物命名的,后流传至大马士革,进而传至埃及和希腊,到了公元2世纪初又传到了其他国家。古代巴比伦人把春分点定在白羊宫第一度,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在各黄道星座间运行一周就是一个回归年,即三百六十五天。十二星座以此确定人的性格和命运,被西方人称为人生密码。
黄道十二宫的命名:由于公元前2000年时北半球的春分点在现代黄道上人马的尾巴附近,因而古代巴比伦人就按照当时春分点附近的12个星座,以春分点为零点,以天文上的黄经为坐标定出相互间隔30度的十二星座,从春分点开始依次命名为: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处女、天平、天蝎、人马、摩羯、水瓶、双鱼。
十二黄道宫所对应的十二星座是: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平座、天蝎座、人马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它们被视为星空中与太阳系的12条行星运行轨迹相重叠的12块区域。这12个星座的划分,与现在天文上确定的星座完全不同。按现代天文,太阳在天平座内运行的时间只占7天,而在相邻的处女座内却可待上52天以上。而在西方占星学上,黄道十二星座只按照12等分进行划分。
中国十二生肖
中国以天为主,以地为从,故十二地支用十二生肖表示,包括一种动物或一种昆虫。十二生肖与十天干相配,以六十为周期,周而复始,遂成中国农历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沿用至今。十二地支除作为记时工具外,还应用于纪年、命名以及阴阳五行、占卜、算命等方面。干支纪年相配之名,如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直到癸亥,60干支轮一遍,故称"六十花甲子"。纪月和纪日所用干支相配名与纪年所用相同。纪月是从每年立春正月为甲子月开始的;纪日从子时听到鸡叫鸣唱时为甲子日开始。
中国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海水干枯,陆地沉没,有的星宫也归于淹没。例如飞马、英仙、六分仪、天琴、武仙、海豚等星也属于淹没之列。这些星座沉没到海的西边,于是人们也就把这些星叫做西方和西方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