晟指什么生肖?
茹沫最佳答案
晟字,读作shèng,本义是山出云彩,后引申为明亮、光明。《楚辞·离骚》中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其中“搴阰”“宿莽”就是形容早晨与傍晚的日光。在现代汉语中,“晟”字多用于地名和人名里。
古人造字非常严谨,很多字的字形和字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日”和“月”表示太阳和月亮;“上”和“下”表示上面和下面;“明”和“昱”都写作“日在上”的形式,表示明亮的意思;而“晟”则是由三个“日”组成的,当然就是指很明亮的意思了。 除了“晟”外,还有两个含“日”的字也和亮有关——暄和阳。
暄本意是指天气温暖,引申指日光充足。所以用“暄”给宝宝起名也是很合适的。 阳指的是阳光、太阳。《说文解字》中说,“阳者,朝日也。”即初升的太阳,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旸”。由于古文字中的“旸”字像上午九时左右的样子,因此有学者认为,“旸”的本义即是“晨”。
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代表,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匹配,每一位中国人都拥有自己的生肖属相。而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历来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譬如说生肖起源于图腾文化,生肖起源于原始的数术,甚至还有说法认为生肖文化是外来文化。
生肖的排位同样存在很多的说法,其中最为大众所熟知的是老鼠拜猫的故事,这故事其实也是在以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强调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匹配的观念:
“子神畏于黑,鼠来投之,曰:‘惟子之惠,赐我生命,何以答焉?’曰:‘子善啮,盍尽啮天下之骨,使类子孙者不得合其首,则子之报我也矣!’鼠曰诺,故天壤间狗牛鸡马肉尽为骨,皆鼠啮之。
牛恶鼠之害也,诉之于猫曰:‘子食肉,盍食鼠乎?’猫曰:‘吾恃子养乎!’牛曰:‘子不食鼠,鼠啮之矣。’猫谢之,遂求鼠于子神所,灭鼠几尽,故鼠逢猫则遁,牛遇猫则驯。”
这里子鼠对应的地支是子,对应黑色,而猫咪是属子的猫,老鼠为了保命就依附于猫咪,结果猫咪为了报答牛肉就帮着牛去剿灭老鼠,最后老鼠一遇到猫就跑,变成了我们所熟悉的猫捉老鼠的场景,而由于其他生肖怕猫,所以猫就坐上了生肖之首的位子,排第一位。
实际上,十二生肖的源头十分久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生肖就已经形成了,从当时的很多成语、典故中能看出来。而真正把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相匹配的时间则是在东汉末期,所以生肖的原始排位跟地支没有关系。
而地支与生肖匹配之后,两者就被牢牢地“绑定”了,于是关于十二生肖排位的问题,就被纳入了传统文化的框架,从地支、天干、阴阳五行等不同纬度来分析推演,譬如说把十二生肖视为十二宫,第一宫为十二地支中的亥,是猪,后宫则与前宫的属性相冲相克,“亥猪冲巳蛇”、“戌狗冲卯兔”,所以第二宫是蛇,第三宫是兔子,以此类推,十二生肖最终的排序就形成了我们所熟悉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地支的排序之所以以亥为第一位,是承袭了阴历岁末的时间排序,而阴历的计时法跟太阳、月亮的运行规律有关,地支跟十二年一轮回的太阴历相匹配。
综上所述,生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的起源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故事来概括,十二生肖排序更不能仅仅说是出于“老鼠拜猫”,而是与传统天文学、人类的计时方式,以及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