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字猜什么生肖?
冉森最佳答案
应该是猪, “辞”字上面是个“辛”下面是个“寸”,也就是用手拿一个辣椒的意思,而猪的鼻子最敏感,闻到辣椒就会捂着鼻子,这个表情就类似于“辞”字的字形了,所以是猪 而且猪在我国农历属相里排行12,正好与“辰”(龙)相对应,在古时候人们把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作为计时用,每一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子时(夜11-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亥时(9-11点),对应的是鼠、牛、虎……猪,这是现在人们常用的时间计算法。
而12个时辰中,每个时辰分为初候、二候、三候,各占该时辰的三分之一,像子时初候为子午时刻,二候为丑末时刻,三候为寅申时刻,以此类推,而每一个时辰的第一候的名称就来源于本时辰的节气,比如“谷雨”,那么第一候就是“清明谷雨”,也就是清明和谷雨这两个节气属于这一时辰,而第二候第三候以此类推。 而在“小寒大寒”期间,正是十二生肖轮换的时候,古人为了便于记忆,就编出了“小寒大寒,立春立春”的诗句,其中“立春”就是指春天来临的意思,而“立”在农历中是每年一个周期循环,在周而复始中,一年又过去了。
马
分析:“辞”的繁体字是“辤”,“辤”字的下边是“马”,所以,它的生肖为“马”。“辞”的繁体字“辤”字是形声字,上边的“舌”表声,下边的“马”字表意。
这“马”字的本意却不是指我们常见的那种“马”,而是指一种虫子。
《说文解字》解释“马”字:“当作虫。画足也。从母,象形。凡马之属皆从马。莫下切。”《说文》给“马”字加上了“虫”字头,读音mǎ,它是一种马形的虫子(毛虫)。这种“马”的背上本来长着一圈一圈的斑纹(“虫”字右边的一横就是指这种斑纹),因为那斑纹像绘画出来似的,所以叫“画足”。“马”字的小篆形体就是以两个线条表示其头部和身体,以六条短线表示其“足”和背部斑纹。
“辤”字由表示说话的“舌”字加上形如马的“马”字合成,表示说话像小虫“马”那样有连续不断的“斑点”——节奏韵律。古人说“辞”字,强调“ 辞” 与“ 词”不同,有区别: “ 辞, 阅语也。词, 话语也。”“ 辞” 要有节奏韵律, 所以是一种有文采的字汇。
由此可见,古体字“辤”是从马形的“马”字(“辞”之义与“马”无关)和表示说话的“舌”字合成的,它的释义与“马”本身毫无牵连。但是,这种古马(虫子)是本字,不可忽视,也不能抹杀,更何况它本是“辞”字的原字,是“辞”字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