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封大地代表什么生肖?
“冰”字可以拆成“水”和“工”,也就是“水生”的意思;而“冻”则由“冬”和“仌”组成,因此可理解为冬季的“寒冰”。 既然“冰”“冻”都有“水”有“冬”,是不是跟猪鼠牛虎马羊兔等属相有关系呢? 其实,这是对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术数的误解。 五行中的“行”是“运行”、“流转”的意思。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雪)中运行变化——春天是木旺,然后水生木;夏天是火旺,然后土克水;秋天是金旺,然后水克火……这种循环往复的变化,被古人用在一个“岁”的时间里——每年立春以后,温度逐渐升高,万物复苏,正是“水生木”的阶段,于是立春以后就是“水木年”。以此类推,立冬之后,万物凋零,正好是“金水年”。每一年都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轮回——比如今年立冬是11月7日,小暑是7月7日,恰好是“金水相生”之年。 金水年的概念来自于《黄帝内经·素问》“厥阴之所至,阴气和然。”指阴气达到极点,万事万物都处于沉寂状态。
那么,在这样寒冷寂静的“金水年时”,自然界的动物们都要开始囤积粮食准备过冬了。俗话说“十月小雪满天飞,入冬萝卜回家中”,此时动物们的食物都以根茎类为主,如胡萝卜、山芋、土豆等等。这些根茎类食物含淀粉较多,容易在胃肠道里直接转化为糖类,从而供给身体的热量需要。 人类也是动物的一种,自然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生理功能。否则,就会患疾病。《黄帝内经·灵枢》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所以,冬天到了,我们要多吃些热食,以养阳气;保持情绪稳定,不要大喜大悲;晚上早一点睡觉,早上晚一点起来,尽量使自己处于“睡饱觉”的状态;室内要适当通风,不要太潮湿,以免寒气伤脾。
冰封大地这个成语典故出自《三国志·魏书·袁绍传》,冰封大地用作生肖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冰冻了的大地。用谐音来解释就是“冰冻的地”,“地”在生肖文化中代指的就是“猪”,“冰冻”则是形容猪的性子冷淡,不善于表达。
冰封大地的成语典故
袁绍在军事失利之后,又接连遭到了爱子和大将的死讯,这给了他极大的打击,使他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了,终于在他忧病交加的情况下,于公元202年病死了。袁绍死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和袁尚在幼子任尚的怂恿之下,想杀了长子袁谭。袁谭得到消息后,带兵攻袁尚,最后,袁尚战败,兵溃而走。袁谭乘胜追击,一直追到了雍奴。
这时,袁谭的军师田丰就进谏袁谭说:“曹操与袁氏争夺天下,在他听到袁绍病死消息后,一定会亲自率大军前来攻打。而且袁公去世后,两个弟弟前来争夺当家主,兄弟自相残杀。这时,如果曹操来袭,势必无暇抵抗,到时祸乱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了……”
袁谭自以为胜利了,根本就没有把田丰的劝诫放在心上。他挥师追击袁尚时,曹操已经率军来攻。袁谭听到这个消息后,才打算返回军营。这时,曹军已经渡过袁家的驻守的易水,迅速切断了袁谭与袁家大本营的联系。袁谭率军来与曹军作战,但是节节失败,被迫率军驻扎在了蠡吾城,与曹军对峙起来。
曹军对蠡吾城围而不攻。这时,天气逐渐寒冷起来,不久,天气大冷,已经进入了冬季。冬天对于北方来讲,是非常寒冷的,冰封大地。这一年的冬天又特别寒冷,易水很快就全部结了厚厚的冰。曹操就在易水上操练起了水军,士兵们都在冰上进行着军事操练,这让城内的袁谭和城外的袁尚都感到十分惊恐……
冰封大地的成语释意
冰封大地,汉语成语,读音是bīng fēng dà dì,意思是指冰雪将大地封冻。出自《三国志·魏书·袁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