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哪个神?
计滨最佳答案
子鼠,属水,主智慧。 丑牛,属土,主诚信。 寅虎,属木,主权贵。 卯兔,属木,主慈悲。 辰龙,属土,主威严。 巳蛇、午马,属火,主礼德。 未羊,属土,主信实。 申猴,属金,主聪敏。 酉鸡,属金,主正义。 戌狗,属土,主担当。 亥猪,属水,主聪明。
每个生肖都有对应的五行属性,以及代表的人物,这些可以在古典文献中查到,如《洪范》(周易·乾凿度)记载:“子曰: 凡天之物,莫不为阴阳所生,至诚所化,故能高且大者,莫大于坤;精而且明者,莫明于乾。故乾坤二物,则天地之位也。”又云:“地之气,静而善载,行乎无动者也。天之气,动而善化,行乎无方者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也有:“帝曰:法于阴阳,奈何?岐伯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故圣人之用兵也,上俨焉若日月之戴天下,莫不承望而昭然著见。” 还有《论语·阳货》记载:“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等等。 所以子鼠属于水,因为水是智慧的象征,又称为智水或慧水。子鼠又对应着坤卦,坤卦在《说卦传》中被描述为“直、方、大,不习无不利”,意思是柔顺、忠实而又大方的,这种性格就像大地一样,任人栽培万物的生长。
十二生肖,又叫属相,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录十二生肖的文献出自东汉王充的《论衡》。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是中国十二纪的十二动物。
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有关,但是十二地支的产生要比十二生肖早一千多年,十二地支既是计时单位又是纪年单位。最初十二地支用在占卜时指十二种时间,人们把十二地支与人的生辰配属,称为十二辰,用十二种动物来标记十二辰,并用十二辰来记录人出生的年份,即所谓十二生肖,这是古代中国人民独创的“干支纪年法”中被人们创造使用的一部分。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我国学者从20纪初便展开了研究,其中任乃强先生《任乃强文集·西康省博物馆初步报告》中说十二生肖是“濮民从横断山区进入黄河流域所带来”,黄文山《十二属相起源索隐》认为十二生肖源于古越民族,萧兵《论十二生肖纹饰的来历》认为十二生肖源于东夷族,李炳海《十二生肖起源探秘》认为十二生肖是华夏、东夷、苗蛮集团混合的产物。这几种观点都是从十二生肖的动物崇拜信仰角度探讨十二生肖的起源。
十二属相的形成与人们熟知的天干地支有关。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纪日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甲子、乙丑、丙寅……)两两相配,来标记日子,称为“干支纪日法”。天干、地支合用,又形成一种纪年法。“子”“鼠”同音,后来人们用老鼠来代替子。“丑”是牛抵头用力的样子,后来人们用牛来代替丑。
“寅”字像老虎的侧面头部,且虎在十二辰中为“大寅”,后来人们用老虎来代替寅。“卯”字像兔形,后来人们便用兔来代替卯。“辰”字像龙形,后来人们用龙来代替辰。“巳”字像蛇爬行之状,后来人们用蛇来代替巳。“午”字像马负重的样子,后来人们用马代替午。“未”字像羊头形,后来人们用羊来代替未。“申”字像人攀梯上高之处,类似猴形,后来人们用猴子来代替申。“酉”像鸡形,后来人们用鸡来代替酉。“戌”字像狗形,后来人们便用狗代替戌。“亥”字像猪形,后来人们用猪代替亥。
十二生肖传说
十二生肖的来历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为了决定十二生肖的位次,特地召开一个大会,让所有的动物到场。
这天,所有的动物都到齐了。玉帝规定它们要先过腾云河,再登上智慧山,最后再到达金銮殿,经过天梯,跑过玉跑道,才能算通过。
动物们开始出发了。河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许多动物被大风吹得摔倒在地。只有老鼠、牛、老虎和兔子没有被刮倒。他们就往智慧山方向赶。到了智慧山下,发现有一片大雾,老鼠、兔子和老虎没法通过,只有牛走进了雾。
过了好长时间,牛出来了。它就顺着天梯向前跑。老鼠和兔子就从牛的身上爬过天梯,来到了金銮殿。老虎没敢爬上天梯,因此老鼠、兔子和牛就被选为十二生肖的前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