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是指什么生肖?
1. “枣”字,在十二生肖里面,指的就是“猴”。因为“枣”字上面的部首是“早”,而动物之中,与“早”有关的,不是“羊”就是“猴”。 由于“羊”在这个句子中,作动词用(见羊肉),所以正确答案是“猴”。
2. 大枣和梨都是正切水果,但“大梨无小枣”的意思却是“大小(的果子)没有小(的果子)”即“大的没小的多”,也就是“多而大,少而小”。显然,这个句子是在说苹果而不是桃子。 很多小孩子都会认为这句谚语说的是桃子,是因为他们在吃苹果的时候,往往先吃一口,然后咬下去一大口;吃桃子的时候却往往是先咬上一口,然后再掰开,啃吃里面的果肉。因此他们误把“红桃”认成了“红皮核桃”,其实,这是完全不符合生活实际的。
3. 这个题目问的是“最像鸡的动物”,不是“最像鸡蛋的动物”。题目所说的“鸡象”并不是母鸡生出来的蛋。 “鸡象”的本义是一种叫做“麒麟”的神兽,据说这种神兽长得跟公鸡差不多,只是比公鸡大一些。(“象”字右边的“象”,古文字形就像只大公鸡)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鸡象”的解释就引用了《周礼·春官·大宗伯》里的记载做证据:“以鸡为牲,初献爵,太常执其冠,公卿宗伯跪奠,卒饮,明水濯手而后退。”意思是说祭祀的时候,先用雄鸡做牺牲,大臣们向君主敬酒,酒宴开始,这时候太祝(专管祭祀的官员)拿起鸡冠,大臣们叩首后,喝酒吃肉。宴会结束,太祝给雄鸡灌满清水,让它洗澡净身,然后把鸡献给君王。这所谓的鸡象,其实就是带冠、会叫的雄鸡。 在东汉的文献里,“鸡象”又有了一个新名字——“鸡黍”。王充在《论衡·四讳》里说:“夫家鸡雉兔,可以礼祭……故人祭先祖则鸡黍也。”这里的“鸡黍”其实就是“鸡象”,只不过换了另一个名称而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者注疏《周礼》时都承认了这一点,如晋人杜预就在《春秋·谷梁传集解》里注明:“鸡黍,鸡象也。”到了唐代,学者们注释《周礼》时更是直截了当指出,“鸡黍”就是“雄鸡”。北宋学者邢昺在注解《周礼》时就说:“鸡黍,谓雄鸡也。”既然“鸡黍”就等于雄鸡,那自然也可以用来比喻像雄鸡一样的东西了。于是,从唐代开始,文人就用“鸡黍”来比喻像雄鸡一样的男人(如唐彦谦《秋怀》诗“贫居似盗跖,饿饭如鸡黍”);或是像雄鸡一样报晓的大雁(如元好问《鹧鸪天·送友之秦中》词“鸡黍殷勤慰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