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太宗是什么生肖?
《府》,这个字在文中是个多音字,念fu第四声的时候,是指“封建时代统治百姓的社会组织”;念fu第二声时,是“古代官署的名称”。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曾以“府”命名自己的两个行宫——秦王庭和晋王庭(秦王庭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建的离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北约10公里处的渭河北岸;而晋王庭则是西晋初年所建,故城址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二十多公里的汾河东岸)。他还将自己的一个兄弟封为齐王,并将李唐的宗室诸王分封到各地做郡王,作为天子与地方上藩镇的纽带,其作用有如汉朝的诸侯王国。这种制度上的创新被后世王朝广为采用,因此唐朝的很多历史人物都被后世帝王用来当做自己的家庙祖先。例如,宋朝太祖赵匡胤的祖先就是五代十国中后汉高祖刘知远的父亲刘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则将他的祖宗世代供奉在应天府(南京)的宗祠里,并且把他的父母也安葬在那里。
至于“太”字,在文中应该是“大”的意思。“太”、“大”二字在古代是可以通假的。 “府太宗”中的“太”应该读作“大”,指大唐天子。也就是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唐的君主们(给他们的祖先)盖了大房子”。 ——这样的“大房子”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葬制——“陵寝”。
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们死后都会把自己葬在专门建造的陵墓里。然而,有些皇帝的陵墓并不是单纯地埋葬死者,而是具有祭祀的功能。这些祭祀用的陵园通常被称为“陵苑”或“园陵”。
唐太宗去世后,他的儿子高宗李治按照他的遗嘱将其葬于九嵕山(在今陕西咸阳以北、西安西南约40公里处),这座陵墓的规模宏大,内分若干殿宇,排列整齐,气势雄伟。同时,唐太宗还亲自选定了自己死后祭祀时所用的仪式以及侍奉者的人数和服饰等细节问题。
由于唐朝实行的是家族祭祀制度,所以唐太宗在设定自己的祭祀规矩时,同时也考虑到后代子孙们的利益。他认为,如果子孙们依照惯例进行祭祀的话,那么礼官们就会按例监督他们完成所有礼仪;但如果要是遇到祭祀年限未到或者子孙们无力完成祭祀仪式的情况呢?为此,唐太宗特地将一些重要仪式的完成时间延迟到了百年之后,以便让自己的子孙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