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字出什么生肖?

曹乐怡曹乐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菽”字的字面义是指豆子,而豆在古代农业社会中是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除了作为食物以外,古人还把豆类用于祭祀、药用、纺织等各个方面。对古人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从考古发掘上看,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6000多年前)就有栽培豆类的遗迹了,如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有孔大豆,北京西南房山区琉璃河遗址中发现的商周时代的粟和豆子,还有陕西临潼零口东周遗址中发现的种子,这些发现都证明了中国是豆子的原产地。 在《诗经》中,豆被描绘成重要的祭祀品,可见其重要程度: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凡草有水,山有茶。苕之华,芸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方苞方鼓,崇德麻麦。既景(夕阳)载曜,共人农食。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不怀?”—— 《大雅·生民》 其中“芸其黄矣”“共人农食”“君子于役”等诗句都用到了“豆”字。

随着历史的演进,豆子的种植逐渐传播到周边国家。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汉朝使者到乌弋山离国带回了苜蓿(即胡豆),并传入欧洲和北美洲;而波斯国传入我国的豌豆、蚕豆可能因为适应性强,现在已遍布各地。 但古人所谓的“菽”并不限于指豆子,其实是一个范围较大的概念,与今天意义下的“豆科植物”含义不尽相同。

从甲骨文来看,“菽”字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下面有数根枝杈,上面结满了形状似豆子的小果实,不过这棵树的叶子长得像芝麻的叶子,因此“菽”字又称为“菽草”或“芝麻菽”。这种植物可能是一种芝麻属的作物,但具体物种已不可考。 金文中“菽”字形状变化不大,仍像一棵树上结了密密实实的豆子。小篆中“菽”字下方出现了一个“首”字,大概是因为叶子形状像芝麻叶的缘故,把原先的“木”换成了“辛”或“草”字头,变成了一个会意字。后来隶书、楷书把“艸”头写的越来越简单,到最后变成现在的简体字。 古文字中,“叔”字也是从一个类似树的字形演变而来,且与“菽”字一样,下方也有几个枝杈。所以古人有“菽叔”“菽条”“豆叔”“豆条”等称呼,用来称呼这种植物——其实说的都是同一种东西:长着密密实实豆荚的植物。 现在我们所说的“豆科”这一概念已经超出了古文字中“菽”的意思的范畴,它包含了今天的豌豆、蚕豆、绿豆、小豆等等各种不同的作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