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澭指什么生肖?
古人对“水”的敬畏,来自水的无常——水能滋润万物,也会吞噬万物;水有源头,却无终始;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毁灭之因。因此孔子说“智者乐水”,老子则认为“上善若水(最高的德行就像水一样)”,《易经·坤卦》云:“厚德载物,笃行致远”,说的都是人应该像水一样善良、宽容、有德行地去对待世间万物。
可是水也象征人性的卑下和软弱。因为人性有弱点,就像水有缺陷一样。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每个人都会染上不洁。《礼记·檀弓下》记载了一个故事:春秋时宋国司马桓魋种植柳树,打算死后在树下安葬。有人劝他说:“树木也有生命,何况又是柳树。君侯应当慎思而行。”不料桓魋回答说:“我是把死去的祖宗安排在柳木下的啊!”后来他的话应验了,他的尸体真在种柳的地方被埋葬了,并且发了臭味。这是讽刺他死不悔改,执迷不悟。
类似的,《管子·小匡》也记载齐桓公因为犯了错而流亡在外,经过泰山时,向百姓谢罪。民众都说:“我们的君主错了,我们跟随他一起受辱吧!”于是大家纷纷离开家园,跟着齐桓公到外乡乞讨。这其实是说齐桓公像流水一样软弱可欺,连泰山都敢亵渎。 《周易》中有一条爻辞叫“讼,不利涉大川”[1],意思是说与人争辩打官司是不吉祥的,好比不能跨越浩瀚的江河。这条爻辞似乎是在暗示周文王曾被囚禁在羑里,他的儿子伯邑考被做成膳品食用。
实际上,上古时代很多人都像溪流一样,知错而改,善良而柔软。他们懂得包容和宽恕他人的过错,就如同接受自己的不足一样。所以《乾》卦的爻辞提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2],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早晚都如履薄冰地谨慎行事,那么即使遭遇不幸,也能摆脱困境而免于咎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