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惊蛰搬家好吗?
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之前为早春,春分之后为晚春。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春雷始鸣,雨水增多,自然界生机盎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惊蛰”有醒来之意。这个时节,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要注意保暖。 谚语云:“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意即到了惊蛰节,农民开始忙碌起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标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这里所说的“蛰”,是指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天气涨,江河洪水啸。”从以上谚语可以看出,惊蛰期间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增多,是整个春季里最重要的气候特征。在我国古代,人们根据温度和降水状况将春天分为“温带春”、“亚热带春”与“热带春”,“温带春”的标志性气象特征就是“冷升温降”,也就是气温先降低再上升的过程;而“亚热带春”与“热带春"则没有这一特征。
现代科学证明,这就是冷空气与热空气相互博弈的结果——在惊蛰前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指华南)常受冷暖空气交汇形成降雨的影响,导致温度下降,而在北方地区,此时气温虽然略有上升,但总体呈波动状态。可以说“春雷响,气温降”是“冷升温降”型春季的特有现象。有了这样独特的气候条件,才可能让植物在春天萌发,从而带来“百草回芽”的生命循环。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春寒料峭”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气候现象之一,但在“惊蛰”节气里,这种现象并不明显。这是因为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已明显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