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目标怎么写?
先引用一下明成祖朱棣的《祖训》,再写一下自己对于“立志”的理解。 《祖训·敦孝弟》:“凡子弟于父兄长辈前,必恭敬有礼;遇有谏止,须顺理思容,静听辩悟。” 《祖训·敦师道》:“学者所以求学道也,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皆由此出。” 《祖训·笃学问》:“读书学道理,要深思审问。”
我的理解: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搞清楚三个问题: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该怎么去。 第一个问题是认识论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关乎人生观,第三个问题涉及方法论。 这三个问题清楚了,人生的目标也就明确了。 我该怎么去,就需要制定具体的目标了——也就是需要解决这三个问题:(1)我现在在哪里?(2)我要去哪里?(3)我该如何走?
一、现在在哪里? 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现在的我是一个高中生。那么高中生的我是什么样子的呢? 高二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
高三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有些浮躁,知道自己现在不行,但不知道应该怎么学习才能行! 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很好,但是没有方法,盲目努力!
一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愿意下力气,但是缺乏方法和自主性! 在以上几种情况中,第一种和第二种是最糟糕的状态,第三种和第四种状态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这两种状态都说明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出现问题了,而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元能力——“学会如何学习”。如果一种能力没有养成,那么这种能力所对应的任务肯定没有完成,那么我们的目标就还没有实现。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目标:到底是想考一个好的大学,还是说只想着考上大学就好了?如果是前者,那么我的目标就是明确的,我需要在高三的时候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分数,然后选择自己理想的大学;若是后者,那我只需要思考,我在高一高二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学好呢?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在教,有的同学就能学好,而我却没有学好呢?是不是我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呢?
二、我要去哪里? 我要去哪里呢?这个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个是学习的方面,一个是生活的方面。先从学习的方面来说吧! 学习方面的目标是分科目的,每一科都要设定小目标,比如说,语文要达到多少分,数学要达到多少分等等。 除了设定总目标以外,还需要把大目标分成好几个小目标,比如说想把总分提高一百二十分,就可以把这一百二十分平均到各个学科中去,每一科要提高三分,然后再把这个目标分配到每个学期,每个月,甚至每一周,最后细化到每一天。 当然,这个目标是需要根据考试成绩来验证的,每次考试完之后,需要分析自己的试卷,看看那些题目做错了,这些错题就是这个阶段最应该解决的问题。
生活方面需要设定的目标是:身体健康(每天锻炼一小时)、心理健康(每周看课外书籍或名人传记至少两小时)、人际和谐(每周与父母交流一次,与老师交流一次,与好朋友交流一次)…… 三、我该怎么样到达那里? 我们知道了要去向哪里,但怎么去那里呢?这需要制定详细的方法来达成目标。
首先是学习方面,有哪些方法呢? 复习、预习、做题……这些都是学习必须做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当中,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太重要的呢?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我们不可能都做,于是我们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排序:先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做完,再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最后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比如,今日事今日毕,今天的作业今天一定要做完,这就是非常重要但又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看两个小时的书,这是比较紧急又不重要的,可以放到课间去看;打两个小时的球,这是无关紧要又不大紧迫的事,可以放在周末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