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小学如何?
对于幼儿来说,要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比较复杂的学习,同时又要保持幼儿时期的童趣,确实有点难以办到,但是,国外一些教育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找到了一条适合幼儿认知规律和儿童年龄特点的数学教育之路——体验数学。
体验数学是以主题探索为导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数学教育,它既含有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又包含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新型数学教育模式,是现代教师根据儿童认知规律和儿童年龄特点对数学教学进行的合理的构筑,它不仅符合数学教学的规律,更是实现减负的有效途径。
幼儿园与小学的学习区别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转折点。从幼儿园的小朋友变成正式的小学生,很多孩子在心理上不能尽快适应这个转变。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学,有畏学倾向;还有部分孩子因为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进度,教师的要求和监督等不适应,而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学龄前儿童注意力,适应能力,自控能力等心理发展水平较成年人低。“小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友”的界线和区别在他们心理还不甚明显,因而会有潜意识的盲从和模仿。如果家中有小学生,而幼儿又常伴其旁,则容易被牵引,吸引而分心,甚至受影响。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社会性和个性的转化过程。幼儿期,在教师和有经验的家长引导下,孩子能无拘无束,乐观天真,热情活泼,任性和自私是主要表现。学龄期的孩子逐渐有了主见,有了自我的批评和约束,但还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和从众心理。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尚未真正树立。小学生中既有个性张扬,表现欲强,任性,倔强者,亦有谦虚温驯,沉默寡言者。以上个性特点,在幼小过渡时期,不同程度地存在,且受环境的影响,发展和变化。
学习态度差异。在幼儿园,孩子可能学习不刻苦,学得不多,也不深。进小学后,发现学习要求和考试要求比以前高,感到有点不适应。还有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也存在差别,如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则以课堂讲授为主等。所有这些,都可能造成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情绪不高涨,甚至厌恶学习。
学习基础的差异。有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接受了一定的早期教育,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他们入小学后可能成为好学生,甚至成绩优异者。但也有个别孩子由于“幼儿园热”,在入学时,父母或监护人片面地追求,提早进行所谓“早教”,以图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先进。事实上却收效不大,反而可能落后于同龄的孩子。这主要是因为“早教”的孩子入学时,虽然看似懂的东西比一般孩子多,但他们不懂得如何学习,学习方法不掌握,学习态度不端正,入学后有可能成绩落后。
学习兴趣的差异
兴趣是学习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在幼儿园,由于受到兴趣范围的局限,动手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的局限等,孩子可能仅局限于在某一方面或少量方面感兴趣。进小学后,开放性的阅读,广泛的科技兴趣,艺术的多样表现,创新探究与动手以及各种社团活动的开展,新知识,新技能,一定会吸引每一位小学生,使他们耳目日新,兴趣无穷。这是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但入学时,极少数孩子可能会出现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现象。这往往因为:一是在幼儿园时期,有的家长强迫或诱导孩子学文化知识,孩子可能萌生了学习的兴趣,但习惯却未养成。二是有的农村父母在孩子的入学报名体检时,以年龄不到为借口,拒绝让孩子在小学接收文化教育。
学习能力的差异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在思考,理解,记忆,交流,欣赏和探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这是人的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方面。在学习能力上,在幼儿园和小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儿童入学准备的内容:
入学准备是指幼儿园、家长及小学教师在幼儿入学前的准备活动中,以促进幼儿主动适应小学生活的各种要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从身心两方面入手,针对幼儿个体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入学准备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素质、生活自理、学习习惯、运动健康及社会公德等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