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有哪些幼儿园?

巢冬冬巢冬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黄骅市共有幼儿园271所,公办幼儿园99所,民办幼儿园172所,幼儿园专任教师2184人,在园幼儿32949人,学前一年、学前两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100%、94.0%、85.9 %。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下,通过强化政府主体责任,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多措并举扩增学前教育资源,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特别是2014年机构改革后,在教育、住建、财政、规划、国土、人社、物价、卫生计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学前教育事业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学前教育普及率、保教质量、家长满意度“三提升”,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取得重大进展,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普及学前两年教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学前教育成为黄骅教育的一张新名片。

一、坚持政府主导,落实政府责任

坚持政府保障、社会参与、公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领导、规划、政策、投入、编制、监管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将发展学前教育纳入黄骅市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及黄骅市“十二五”“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了黄骅市《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17—2019年)》《幼儿园基本建设项目三年规划》和《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规划》。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了学前教育专项资金,2014年以来,先后筹措近4000万元用于幼儿园园舍抗震加固、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开办补助和民办幼儿园奖补等,2015年投入资金1900余万元,新建两所城区公办幼儿园。在乡镇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每新建一所乡镇公办幼儿园列支200万元,近两年新建乡镇中心园2所,改扩建乡镇中心园6所。各街道投资1500余万元新建12处街道公办幼儿园。市财政还为幼儿园每人每天补助生活费0.5元。2014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村示范幼儿园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理顺城区幼儿园使用管理关系的意见》《关于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使用问题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我市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加大了对3—6岁幼儿入园的支持和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教育扶持力度,为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坚持公益普惠,强化基础支撑

按照“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促公平”的要求,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通过政府统筹办园、支持街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办园、公办民办并举等方式,在城镇新建、改扩建了一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农村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了1-2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建园,基本普及了学前一年教育,学前两年、三年教育也稳步发展。2014年新增24所公办幼儿园、16所民办幼儿园,新增的幼儿园全部达到标准化建设要求。2015年新增16所公办幼儿园、15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016年,新改扩建23所公办、民办幼儿园,新增在园幼儿3100余人。对全市167所农村幼儿园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升级改造。2014年以来,每年筹措幼儿园园舍抗震加固资金100多万元,加固幼儿园23所。为208所幼儿园购买了保教玩具图书等教学设备200余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幼教园舍条件和办园水平,提高了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数量和学前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确保了学前幼儿就近入园,满足了群众对方便、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幼儿园园舍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更加完善,园舍标准化程度达到100%。

三、坚持改革创新,解决突出问题

2014年以来,黄骅市着力在“改革幼儿园园长选拔任命制、教师聘任制、绩效考核制,创新幼儿园办园体制,健全幼儿园师资培养、补充、待遇保障和管理机制,积极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实践,先后出台了《关于改革公办幼儿园教师管理问题的实施方案》《关于改革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成立黄骅市早期教育中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

——实施了幼儿园“三制”改革。一是改革幼儿教师选拔任用方式。公办幼儿园园长实行公开选拔、差额拟任、竞争上岗,聘期五年;教师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聘用、合同管理,聘期三年,通过“三制”改革盘活了幼师编制资源。二是全面建立公办幼儿园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施以保教质量、师德表现、出勤考核为基础的绩效考核。2014年以来,为24所新建公办幼儿园配备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134名,进一步稳定了幼儿园教师队伍。三是实行市、乡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属地管理。乡镇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和街道办承担的幼儿园,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管、直接领导,提高了学前教育管理效能,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教育。2015年10月,成立了市早期教育中心,作为3-6岁儿童延时服务和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组织管理核心机构。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依托现有乡镇公办和街道公办幼儿园设立了3-6岁幼儿托班,实现了有幼儿就有早教的服务网络。目前,已在65个行政村和15个社区开展早教活动。市财政为每处活动站(点)拨付了早期教育资源建设经费,为各乡镇(街道)教委、早期教育中心和各村(社区)活动站(点)配备了131名专兼职早教人员,开展早期教育实验园活动和早教示范基地建设。目前黄骅市3岁以下婴幼儿早期教育已经迈入规范化、社会化、普及化发展的新轨道。

——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幼儿教师培训。构建国、省、市、县、园五级培训网络,完善制度体系,建立3年一轮幼儿教师全员培训机制。实施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实行送培到乡(街道)、送培到园。完善早教人员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工作督导评估。健全幼儿园园长、教师配备机制和编制管理机制,落实教师工资待遇。健全教师待遇保障和管理机制。教师工资待遇由财政全额拨款,并建立幼儿教师待遇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办法与中小学教师同步对待。建立教师从教奖制度。对农村幼儿教师,参照乡村教师从教奖发放标准,每人每月发放300元和200元从教奖。对所有幼儿园教师实行“园籍”管理制度。建立教师补充长效机制。根据幼儿教师短缺的实际,实施幼儿教师补充“三年规划”,按照总量平衡、缺啥补啥、有进有出、逐步改善的原则,不断充实幼儿园师资力量。加大“特岗计划”向幼儿教师倾斜力度。完善幼儿园补充聘用教师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

四、坚持内涵发展,提升保教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教皆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努力营造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切实加强家园(村、社)互动,引导支持家庭、社会参与幼儿园管理,重视对家长的指导和服务,增强家长的科学育儿意识和能力,形成工作合力。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深入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积极开展游戏课程研究,坚持因地制宜、因园施策、因地制宜、创设丰富适宜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自发自主开展游戏,支持和引导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