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授课方法有哪些?
1.讲解法
教师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对心理知识,如情绪、意志、态度、人格等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帮助幼儿理解和正确对待自己及他人的心理现象及行为表现的方法。讲解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中是一种被普遍运用的方法。
2.谈话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心理实际,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设计谈话内容,与幼儿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进行谈话活动,通过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使幼儿受到启发和教育的方法。
3.讨论法
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各抒己见,开展讨论、辩论,通过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来达到某种共识的教育方法。
4.角色扮演法
幼儿园心理剧活动是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活动中,由幼儿根据教师预设或自选的主题,通过分配角色并扮演这一角色,亲身经历和体验角色的行为、情感和意志以及心理冲突,并通过自我的反省来完善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人格健全。
5.游戏法
游戏法就是把心理教育的内容编成各种游戏,用游戏的方式来组织幼儿活动,使他们在玩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产生心理健康、愉悦的效果。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受幼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