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学在哪?
西北民族大学始建于1950年8月,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是国家“一五”计划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学校的前身是中央民族学院西北分校,1951年1月正式开办,1952年7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学院,隶属于中央人民政府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1971年划归甘肃省人民政府管理,2003年4月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建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处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甘肃省省会兰州,校园内有小西湖、小瀛洲和水云阁等人文自然景观,有我国少数民族三大建筑之一的“邦咯”式风格现代校园建筑群,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被誉为“花园式单位”。校园占地1558亩,建筑面积49万多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9万平方米,学生公寓14万平方米,图书馆6.8万平方米。现设有22个教学单位,52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法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52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540人,研究生1570人,预科生887人,留学生210人,其他各类学生950余人。教师中有正高职193人,副高职430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高校骨干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甘肃省领军人才、省级优秀专家等50余人。有4个省级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