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能弥补高考失利吗?
不能,而且我强烈反对用“补偿”这个词来描述这种行为。 首先,从时间线上来看,在高中毕业后到25岁这个期间里,你做的任何事都只能叫做选择而不是补偿; 其次,如果非要找一个和这种类似的心理体验的话,那么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代偿。 当然,这里所说的代偿不是精神分析学的范畴里的那个概念,而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名词。简单来说就是当机体某部分出现病变时,身体会通过调整其他部分的功能来保持整体运转。比如你的眼睛不好使了所以脑子就用上了,这很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那为什么在这里要用这个词汇呢?因为我觉得只有用这个术语才能更恰当得表达出当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这件事情的看法——这是当前社会风气和社会制度下,我们这些普通又迷茫的人为了得到相对公平的机会而做出的最自然不过的生理反应和心理调适罢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好了,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学渣。我的大学就读于一所全国排名靠前的985院校,但是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到底是怎么考上来的了(当时应该是考了个超低的分数然后刚好压线吧)。在我大一的时候我就有过想考研的想法,只是那时候我还没有想好到底是去读学硕还是专硕而已。直到大三下学期我才真正决定要开始准备。于是我就找了几个同系的学长请教了一下专业课的问题。 结果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劝我不要考本校、本专业甚至本校区的研究生,理由是“本校老师都认识你,肯定给你最低分”“本校复试有内幕啊!你去了也白给”“你看一下今年录取名单,有几个是本校学生?不都是外校的吗”……诸如此类。 听完他们的建议之后我突然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经历过高考的洗礼后早已看透了这个社会的本质,他们已经不再相信所谓的梦想了,也不再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说法了……而我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一些什么,哪怕是微乎其微也好呀。 就这样,在2017年的九月我正式踏上了考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