窒代表什么生肖?
1.子鼠
2.丑牛 艮为山,子鼠钻洞,丑牛耕地(牛耕田)。
3.寅虎 阳刃,寅木克巳火(蛇),故“刃”字有“刃伤”之义;又为阳刃,宜克制,如“征戎”“武官”“将军”等;另,“寅”字上下两个“丿”,表示“刀刃”,中间的一竖贯穿两个“丿”,象征“刀柄(把)”即“虎”(老虎)的屁股。可见“虎”与“刃”联系紧密。
4.卯兔 乙木在卯地称为“阴木”,所以“卯”字的五行属于“木”。同时,由于卯位于东方,东方是万物萌芽之地,所以“卯”的本意为草木萌芽。《说文》曰:“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卯”字可引申为开始、起立之意。另外,古代军队夜间行军时,以旗鼓、号角等为暗号,“卯”字二笔上伸如同两旗,所以也表示“起行”的意思。
5.辰龙 “辰”的本义指星辰。因古时天文星象学与历法密切关联,所以“辰”又用来表示时间(具体参见“癸丑”条)。因为“辰”时正是天地相交之时,天地之气开始交融,所以“辰”又表示大地萌生之气。而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现今所使用的公历中,“辰”对应的是地球上古生代的“三叶虫时期”,此时正是无脊椎动物繁盛于世,脊椎动物则刚刚觉醒的时候,可见“辰”字正反映出了这种“先天阴阳相应”的特性。因此《淮南子·天文训》中说:“辰为龙,主远州野。”龙在古代神话中是象征祥瑞的神异动物,且“辰”字本由两个“甲”构成,像两条飞龙,合在一起,于是古人就用“辰”来象征“龙”了。
6.巳蛇 按十二生肖相生相克的原理,蛇为地支第七位,巳之前为丙丁,属南方火,巳之后为午未,亦属南方火。所以,蛇应居于正南方位。但是,古人将蛇置于东南方,理由如下:一是古代以农桑为生的人家一般在清明至白露期间修筑蚕屋,养蚕缫丝,而此时正值立夏小满之间,正是蛇出洞之际;二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温带、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来临,温度逐渐上升,正是蛇出洞觅食之时。
7.午马 马被置于离位(正南方),有“离”卦(详见“丙午”条)所象征的文明之意。这是源于商代用马祭祀先公先王,周代开始用马祭祀社稷,即土地神和五谷神。可见马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马在战场上也是不可缺少的战备物资,故而兵家的鼻祖姜太公曾专门撰有《马经》一书,论述相马之术。后来这一技术传到西域,经过传国时期的结合发展,到了唐代,我国的相马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8.未羊 未是季月,又是阴土,阴需阳助,故未中隐伏一枚阳气,用以象征春升之阳。“未”字上下都是“艹”,中间一竖犹如向阳之苗,这就是“芽儿”或“种子”,所以未羊即怀胎的母羊。“未”字还有“未来”“未到”“没有”等含义。
9.申猴 按周易八卦,申为坤宫之首,而坤为母,为地,为畜。又申为阳金,其性燥,其色白。故申字含有“母亲”“地”“谷物”等意义。《诗经·大雅·生民》载,周人祖先之母姜嫄踏巨人足印诞下周人始祖后稷。民间传说后稷之母姜嫄乃帝喾妃子,因帝喾原配皇后陈锋氏无子,见踩巨人足印而分娩者必是吉祥之兆,遂怀娠,降生后稷。后稷长大后,学会种植谷子,从此天下百姓得以粮食满仓,生活富足。正因为后稷功绩显赫,故他的后代夏朝天子禹称他为“稷神”,商朝君王殷汤尊他做“稷皇”,周朝宗室周王姬发拜他为“稷哥”,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尊他为“稷伯”。
10.酉鸡 金鸡报晓,旭日东升。“酉”字从音“yǒu”,本义即指早晨。《说文解字·辛部》:“酉,西方之神,月出之道。”“月出”即月亮升起,而月亮在西方是夕阳落下的意思。所以早上太阳升起,晚上月亮升高,“酉”就是表示这两个时段的会意字。
11.戌狗 犬,一种动物。《说文》云:“犬,守夜狗也。”即夜晚替主人守夜的狗。《礼记·檀弓下》:“狗始穴,守人之夜也。”郑玄注:“穴,谓视昏冥也。”
12.亥猪 亥时最后一刻称之为“人定”,这是因为这时候猪正在睡觉,不知天高地厚,人若此时还不休息,那真是“岂有此理”!由此可见“亥”字含有“大憨”“蠢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