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形容什么生肖?
丹顶鹤象征的应该是鸡,因为“丹顶”的谐音就是“鸡”,而“丹顶鹤”中的“丹顶”两字又是指其头部红色的肉冠,所以用鸡来象征丹顶鹤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还有一说认为丹顶鹤象征的是羊,原因还是和“丹顶”的谐音有关联,即“丹顶”的谐音为“当顶”,“当顶”指的就是处于正午时刻的太阳,而古代的计时法中,正是以“时”来表示一天的时间单位,所以“当顶”就是指中午这个时段,而午时正好是羊时辰,因此用羊来象征丹顶鹤也说得通。
以上两种说法都算是比较合理的,但本人对此不发表意见,因为我觉得这两种说法都稍显牵强,似乎都有点按图索骥的意思在里面了。我个人的观点觉得丹顶鹤象征的应该是虎,理由如下: 第一、丹顶鹤与老虎都同为“百兽之王”,在动物界的地位相当;
第二、丹顶鹤头上的红色肉冠鲜红光亮,如同火焰一般,而它的脖子也特别长,在长长的脖颈上,这一圈鲜红的肉冠就像是燃烧的火焰,格外显眼;
第三、我们看《红楼梦》第八十三回里写的“老鹳窝”,“老鹳”其实就指的是丹顶鹤,原文:“那坡上卧着一只雕,四只腿儿,浑身毛羽倒还整齐,只是腰间隐隐约约有一片血痕……头上一堆黄丝,披散着,被风一吹,那丝犹如乱丝一般。” 这描述的分明就是老虎而非其他什么动物!而且这场景设定也是在荒野之中而非田野之间。
第四、古人对虎和丹顶鹤的形象有着一致的描述,认为是“有似”。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曰:“虎,山兽之君。”宋代郭崇礼注的《白虎通》中也言道:“虎,山兽之君。”“有似”显然指的是外形相似。南宋罗愿著的《尔雅翼·释兽三》中也有一条关于狐、狸、虎的外貌描写,和丹顶鹤的外貌十分相似:“(狐狸)背有五道黑纹,如‘王’字形。(小狐)色青白,多似狐而小,其尾末有大圆点。(老虎)色黄,大如半猪,目睛如番薯,背有锦斑如虎豹者。”
鹤是人们心目中长寿的象征,在十二生肖中,丹顶鹤最能代表“申猴”。申属猴,申时(阳明少阴)为黄昏落日时分,黄昏时,太阳逐渐沉入西方大地,阳消阴长,白昼将尽,黄昏幽静恍惚,天地万物朦胧晦暗,似明非明,像藏非藏,这种“阴阳莫分,昏昧错综”的自然环境和人的情志相感应,人的情绪也变得错杂、昏暗、惶惑、恍惚不安,申时阳主衰而阴主旺,正如白昼、黑夜两分,昼与夜、明与暗、清与浊、正与邪、阳与阴彼此互相矛盾、相持不和,故申时“阳主不明,阴主不宁”,这种申时的特征恰好与灵长类的动物——猴的本性及其活动特点不谋其合。
《说文解字》中对猴字作如下解释:“猴,从玄上,玄申也。申,猴也”。就是说,从“玄”字的上方可以看出“申”字,而申又和猴有关联,申、玄、猴三中事物互相印证。《尔雅·释兽》曰:“猴猴,沐猴也,狙如也,蜼如也,禺如也。”即申猴又称“沐猴”,以及“狙如”、“蜼如”、“禺如”等一系列同科属的灵长类动物。又《说文解字义证卷》曰:“申,仲秋之月,阴气始壮,故为老猴。申,伸也,猴体好自申引也。”
从申猴的性情来看,申时“阴主不宁,阳主不明”,与猴“形诡奸,其性恶”以及“心放荡”的本性是一致的。《禽经》曰:“猴,心荡放。形诡奸,其性恶。”即申时人的精神错杂、昏昧,惶惑恍惚不安,申时人的情绪特点和申猴本性的奸诈无常是相同的。《玉烛宝典》引《礼记外传》曰:“申时猴似人而心放荡,亦申时人情荡佚,昏黑将至而奸慝动也,故申为奸。”申时人的情志与申时的环境互相呼应,申时奸心容易萌生。申在五行中又属“金”,申申属猴金,申时相当于人的一天中的老年阶段,金主白色,申时黄昏,夕阳西下,落日熔金,天地一片光明、澄澈,因而申时也是金火相交、阳消阴长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