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肖是什么生肖?
肖者,萧也;破肖者,破萧杀、消萧杀之气者也。 古人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说的是在冬至节气里,蚯蚓结成菱形,像打结的绳子;黄麂(音jǐ)的角开始脱落,这是阳气萌发,万物始生的象征;水泉开始涌动,说明严寒即将过去,天气逐渐转暖。
不过这里说的“冬至”指的是太阳冬至点到达南回归线的时候。按照农历算来,冬至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此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所以这会儿其实还是“白雪皑皑”,“千里冰封”啊!所谓“数九寒天”就从这天开始了。 所以题主提到的“冬至”应该不是这个意思……那“冬至”到底是什么呢?
根据《周易》,阴阳之道就是循环往复的,就像太极图一样,是一个封闭的圆。每年冬至,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也就是说,一年之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出现在冬至之后。从冬至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周而复始,到了春分,就又回到昼夜平分的日子了——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立春”“雨水”两个节气。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古人把“立春”和“雨水”分得这么清楚?为啥不干脆就定个“春天”或者“春季”算了? 要知道,春秋两季划分是因为地球公转轨道面与赤道平面存在一个倾角,而这一倾角带来了四季的变化。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为夏至,也是中国大部分地区白昼最长的一天,这一天俗称“大暑”——因为“暑”就是热啊!过了夏至,太阳直射点开始慢慢向南移动,中国大部分地区白昼越来越短,直到秋分,日夜长短再次均衡。而这之后,阳光直射点开始逐日向北移动,又带来了“霜降”“立冬”和“小雪大雪”等节气。
所以你看,春分的“分”其实就是指“昼夜平分”的意思,而秋分时阳光几乎直射地球背面,所以我们才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的说法。 那么立春和雨水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区别就在阴历(农历)中。在公历中,无论立春还是雨水都是在“二月”,而农历则是以“正月”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在农历十二月末,“雨水”则是在农历正月中间。
另外,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划分的,每个节气分别对应着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一个特定位置。因此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特定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