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属什么生肖多大?
“子鼠”,从23点到凌晨1点,此时阴气最盛,老鼠胆量最小,于是月亮的盈亏变化就有了明暗区分; “丑牛”,从凌晨1点到凌晨3点,此时阳气渐生,阴气渐长,所以古代农耕是以“丑时”为“卯月”(农历二月)的起点,并以此推算十二月建侯。
“寅虎”,从凌晨3点到5点,此时太阳刚刚升出地平线,老虎最为凶猛,故“寅寅”喻指威猛或害怕而蜷曲的样子; “卯兔”,从早上5点到7点,天刚亮,月亮还悬挂在空中,此时兔子开始觅食,所以“卯”象形手指张开伸长的形象; 同时因为卯时是万物开始的时段,像草木破土而出,所以也用来表示生机、兴旺。
“辰龙”,上午7点至9点,此时正是神龙腾飞之时,故“辰”寓指星辰,又因“辰”形似蛇,古人认为“辰”通“蜃”(shèn),即大蛤蜊,而民间传说日、月皆会落入大海之中,所以“辰”又有“龙”的意思;
“巳蛇”,上午9点至11点,这时正午已过,艳阳高照,阴气渐消,蛇开始活跃起来四处走动。因此“巳”象形用“己”代表,“己”象形的是“跪着的人”,“人”和“已”同音,后来简化字把“己”写成“已”。
“午马”,中午11点至13点,这时候气温最高,阴阳平衡,地支“午”由“十”“午”组成,象征天地人三才之道,又因为午马与未羊相邻,午马的繁体字“馬”和未羊的繁体字“羊”相似,《说文》中解释“午”时说它“象马形”,说明在古时人们就已经发现午马与未羊在字形上的相通之处了。
“未羊”,下午13点至15点,这个时候太阳偏西,阳光照射逐渐减弱,羊吃草的能力最强,所以“未”是阴中有阳,象征着地气上升,天地相交而万物滋生;
“申猴”,下午15点至17点,这个时间段太阳快落山了,阴盛阳微,金旺气蒸腾,猴子喜欢爬树,上蹿下跳,所以“申”寓指灵活敏捷之义; “酉鸡”,下午17点至19点,太阳完全落山,阴满乾坤,此时阴气最充足而阳气最虚弱,“酉”像尖锥,阴阳之气在此交会,所以“酉”有“老阳”、“重阳”之意,又因为“酉”和“友”字相通,所以“酉”又象征朋友。
“戌狗”,晚上19点至21点,这时太阳已经下山,月光盈盈,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月光”的“光”古字写作“㬇”,像在黑夜里拿着一根点燃着的蜡烛,这种烛火被称之为“晦烛”或者“孤灯”; 用“夕”表示黄昏时刻,而“晚”则是在“昏”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时间范围的概念,这样“戌”就寓指夜晚来临。
“亥猪”,晚上21点至23点,亥时阴气旺盛,猪爱吃食,但是不吃不喝也不会感觉饿,所以在古代亥时被认为“阴盛阳微”,是有助于修炼和冥想的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