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哪天是头伏?

扈浩贤扈浩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夏至三庚入伏,立秋三戊逢秋。”这句农谚指的是,从夏至开始计算,第3个庚日便是初伏,第4个庚日中是中伏,立秋后的第3个戊日就是末伏。 今年夏至是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九,干支纪日为丙午,第三个庚日是夏至后的第8天,即7月19日,星期四;第四个庚日是夏至后的第15天,即7月24日,星期一;立秋后的第三个戊日(立秋为8月7日)是8月23日,星期三。由此推算,今年的“三伏”分别为:

初伏:7月19日至7月28日,共10天 中伏:7月29日至8月7日,共10天 末伏:8月8日至8月17日,共10天 因为今年是阳历闰年,多了一个节气,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年多了一天,8月17日为末伏最后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中伏有10天,而通常只有8天。原因是去年冬至之后气温偏低,雨水偏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没有达到35℃以上,所以中伏天数只能减少到8天。

但今年不同,冬至以后天气明显变暖,尤其是“三伏”期间,多地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因此中伏增加到了10天。 当然,无论中伏是8天还是10天,对咱们生活都没什么影响,该热起来还是得热起来。不过,今年夏天北方高温少雨,气候异常的现象值得注意。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大部地区都将处于晴朗少雨的状态,特别是华北、西北等地还将频繁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除了今年中伏天数略有变化,2017年的“三伏”时间也和常年有所不同——常年来讲,“三伏”都是公历7月12日开始,而今年却提前到了7月8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导致今天夏至后出现的连续高温天气,罪魁祸首是一个叫“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团。它像盖子一样笼罩在我国的南北部上空,使高温高湿的空气停滞在中国大陆上,造成持续炎热和降雨偏少的天气。

由于今年的副热带高压来得早而且强度大,所以出现了“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的反常天气 。 副热带高压带来的炎热还可能只是前戏,更可怕的还在后面。据专家介绍,每年的7月中旬到8月上旬,正是副热带高压北上的关键时期,一旦它控制了中国大部分地区,那么冬天就会来得早早早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