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什么行业最好做?
谢邀!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好玩,因为我觉得“最好的行业”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动态的——现在不好做的可能过段时间就特别好做了;而过去很火爆的行业,也许现在就凉了。所以我说这个行业“最好做”,其实是在说这个行业“相对比较好做”(或者说“进入比较容易”)。 我整理了近5年来互联网行业的就业热度变化,可以看到,在整体热度下降的趋势中,有一波上升的曲线,那就是2014年底到2015年的移动应用的爆发,大家可以点开图片放大了看详细的数据: 除了整体热度的趋势外,大家也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区、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需求差异,以及相应的薪资水平。
以北京为例,硕士毕业生的月薪水平基本上在13k左右,本科生的月薪水平基本上在10.6k左右。从人才需求的活跃度来看,北京地区对研究生的需求要远大于本科生,而对博士的需求量则非常少。 从职位的发布来看,北京地区的技术人才需求以Android开发工程师、JAVA工程师为主,另外iOS开发工程师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如果是其他学历或者非北京地区的人,需求的情况又会不一样。
我在这里整理了一个文档,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 这里面涉及到的行业和岗位非常多,因此很难说哪个行业是最好的。但是通过这个文档,大家可以发现现在的IT业已经进入了精细化分工的阶段,一个程序员可能已经不具备完整的产品开发能力,而是需要和其他的岗位紧密结合才能完成工作——这就导致了一些职业岗位的产生和分化。
比如我现在从事的职业——“产品经理”,就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盛而兴盛起来的一群人。虽然我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很有发言权,但这里我想多说一句:我认为每个程序员都应该具备产品经理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产品项目,这才是最强大的程序员。而不是说让程序员们都去学产品思维、都去做产品经理。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网站的前台页面出现问题,那么作为专业的程序员应该能够立即发现是代码错误造成的,还是数据库操作引起的,或是硬件问题导致的,然后应该能够快速解决或者至少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这其实就是掌握了产品思维。 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你只会说“我的代码没有BUG啊”“我按照你写的步骤来操作的啊”“我检查了你的数据库也没有问题啊”“电脑也重启了,还是不行呀”那只能说明你的编程基本功不扎实,需要打补丁了。
同理,当你们学会了产品的整个构思流程后,你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地写出相应的功能点,而不是拿着UML图一边看着别人的代码自己一边模仿着写,那种方式学的永远不是最牢固,也不会是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