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211什么意思?
211大学,即国家重点支持的中国高校“211工程”所涵盖的大学,具体指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务院确定的中国重点建设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学。211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校教育的第二次重点建设高潮。“211工程”大学建设开始于1992年,并于当年起陆续开始公布“211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1996年共批准61所大学重点建设规划,随后又增补27所。
211工程是建国后,继1953年八个高校列入“一五计划”、1958年确定16所全国重点大学以来第三次高校重点建设高潮。211工程的初衷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但实际被批准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大学为116所,其中地方所属的44所大学被定位为区域性大学,“211工程”大学的建设投资主要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
许多“211工程”大学在国家input(拨款)和高校收费提高后,校园和教学设备迅速现代化,师资和教育质量也得以提高,生源更趋优质,一些重点大学的部分专业录取分数接近或超过“985工程”大学,与非“211工程”大学的差距则迅速拉大。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在本科第三批次招生中表现尤其突出,多数“211工程”大学的第三批次录取成绩甚至超过某些非“211工程”大学的本科第一批录取成绩。许多“211工程”大学在2000年代,开始和国外大学合办分校或办学点,与国内其他大学相比具有较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