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的生肖叫什么?

祝宜欣祝宜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古人把动物归为“六畜”(马、牛、羊、猪、狗、鸡)和“四毒”(蝎子、蛇、蜥蜴、乌龟)两大类,认为其他动物均为“杂兽”;西方古典文明则把动物分为“九族”(山羊、绵羊、黄牛、水牛、乳用山羊、猪、狗、猫和兔),比中国人多一种“马”,少一种“鸡”,但认为“猴子不是一种动物” ----《大英百科全书》第一卷“PENGUIN GROUP”条目。可见,中西方古代学者都认为“猴子不是一种动”。 然而现在大家已经普遍承认“猴是一种动物”了;并且还有人主张“猿也是一种动物”(杨儒宾《佛教之五明学》,载《北京大学学报》1987年3月)!这恐怕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因为西方近代生物学家已不把“灵长目”看成独立的一目,而是属于哺乳纲中的一个类群。

既然“猴”可以由“猿”来定义(如黑猩猩属的某些种类就是“猿”而不是“猴”),那么“猿”自然也可以由“猴”来定义了。于是乎,原本在汉语里指代一类动物(包括猴子和猿)的“猿”字,现在变成了一个表示“某类动物”或“某种个体的类称”的字眼。例如: 这头黑猩猩真通人性,像猿一样。(《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小明和小红都喜欢看猿类的电影。(同上)

荀嘉涵荀嘉涵优质答主

生肖原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我国自古便有十二生肖纪年法,每一年有每一年的属相,例如今年是牛年,所有在这一年出生的人,属相都是牛。生肖的记载,早在夏朝的《夏小正》中已有,“二月寅,狸卯宾”以及“十二辰”之说。古人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兽,以寅代表生肖兔,其余依次类推。生肖是十二种动物,我们都知道十二生肖里没有猿,人们为什么不说十三个生肖,或者选个其他动物,而不用猿来纪年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猿和猴原本就是一类东西。在古代文献中二者没有区别,有时又以狙字来代替。这三种称谓其实都代指的是一种动物,那就是我们现代人说的猴。“猿”这个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中(古代的“石鼓文”是在石鼓上刻的文字),“猿”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猿,猴属,善攀援也。”从其字形中可知,“猿”的偏旁“玄”表示一种动物,其上为猴首,下为长尾之兽。从文字所记述的特征中,我们可以推测,“猿”很可能就是指短尾猴、长臂猴、猕猴等。

现在一般我们说“狒”的时候,指的大多是狒狒,其实“狒”的本意是指一种类似狐的猴类。《说文解字》中说:“狒,猴属,如狐。”而《尔雅翼·释兽》中也有“大率如狐故字从犬狐声,或谓之飞狐,声如小儿啼”之说法。由此可以推断,“狒”应该是指狐猴类动物,如冕狐猴、黑狐猴、黑顶狐猴等。只是年代久了人们就默认“狒”是狒狒了,毕竟《圣经》中的狒狒知名度更高吧。

“狒”的发展路径大致和“猿”相似,但区别在于,“猿”主要指生活在陆地上的猴类,而“狒”则指类狐、像狗的猴类。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发展,对一些生物科学问题的理解不断加深,为了与具有长尾的猴类相区别,同时赋予“猿”字一种新的含义,就又造了另一个字“猨”,并将古书中的“猿”字分为二字。从此,“猿”和“猨”开始泾渭分明了。由于汉字形体的发展,“猿”字渐渐固定成为简化字,而“猨”字则演变为繁体字。

古人对于物种的认知没有像现在这样有现代科学理论支持,所以古代的“猴”和现代的“猴”所指代的物种是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的。古人对于猿或猴的观察和记录一般都在动物园和文献中,由于当时社会的局限性和各种条件限制,并没有像现代人这样真正进入到森林当中去考察这些动物的野外生活状况,所以在古人的心目中,猿或猴其实是混为一谈的,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因此,十二生肖中的申猴,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指的是一些猴类,而这些猴类既可能包括像猕猴、短尾猴这样的类人猿,同时也可能包括像狐猴这样的猴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